中石化:从集中采购到供应商管理
2018/12/21 14:53:06     来源:采购与供应链专栏     作者/编辑:


  “中央企业管理提升系列丛书”正在出版,人、财、物,产、供、销,企业管理的各大职能, 除了销售外,该系列都有专著涉及。这套丛书是由央企中的佼佼者编写,分享他们的最佳实践,
  
  可以说是代表了我国央企、国企的最高管理水平。其中采购部分由中石化集团编著,书名为《企业采购管理辅导手册》。
  
  
  2012年9月中旬,我回到国内,去拜访中石化,获赠一本《企业采购管理辅导手册》,带来放在酒店的床头。当时时差还没倒过来,半夜三点就醒了,顺手拿起来读。原想用来催眠,读着读着却放不下来。该书阐述了中石化一步步如何集中采购,从简单的采办到管理战略供应资源、从深陷采购交易事务的“小采购”到管理供应商的“大采购”,以及建立寻源、采购、付款三权分立的采购流程化管理。书中的很多观点跟我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不谋而合。所不同的是,我是从北美制造业的角度出发,由结果看经过,解读北美企业从“小采购” 到“大采购”的发展历程;而中石化则是从本土大型央企出发,由经过到结果。
  
  该书的核心是第一章,80多页,系统介绍中石化的采购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集团采购、电子商务和供应商管理。第二章是16个典型案例,第三章是 57个采购管理制度汇编。如果放在初入行的时候读,有些内容可能感到空泛、枯燥;但是在采购和供应链领域浸淫十几年后,读起来就挺容易引起共鸣。特别是第一章,文笔非常简练,系统性很强,看得出这是一个两万多亿年营收的大公司十几年经历的浓缩,经验之谈,能经得住推敲。
  
  这本书值得一读的地方很多,这里摘取三点。第一,这是一部本土大型企业建立采购管理的发展史。从采购管理职能分散、决策权分散,到建立公司层面的集中采购职能,再到总部指导、分部执行的混合集采模式,反映了大型国企集中采购的发展历程。值得注意的是,该书谈的不光是集中采购,而且覆盖到资源的集中配置,从更深层次寻求规模效益。第二,这本书把采购的职能从围绕项目、围绕订单处理的“小采购”向前扩展到管理需求、向后扩展到管理供应商,走的是“大采购”的路子。第三,这本书的很多做法,例如寻源、采购、支付三权分立,跟北美的通行实践很一致。这也表明,对不同企业来说,基本面的问题都差不多,相应的解决方案也是,不管这公司是什么所有制、在什么地方、在什么行业。
  
  对于大型跨国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来说,这些都有点司空见惯。我们大学一毕业,就到跨国企业,起点是经过几十年发展、完善的管理平台。殊不知,很多我们看似常识的制度、流程、体系,在跨国企业也是经过多少年的摸索、吃了很多苦头后才建立起来的。而中石化,还有很多锐意进取的本土企业,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下,在短短的十来年,走完了欧美企业几十年走过的路,你不能不对他们表示尊敬。国内做采购的人很多,但能系统地总结出一套的没几个。中石化的物资管理老总蒋振盈,也是该书的作者,是这不多的几个人中的一个。蒋先生是实干家,看得出也系统地研究过采购管理,才能写出一本只有干过活、操过大盘的人才能写的书。
  
  这本书的亮点是集中采购,即通过组织调整、整合需求、整合供给来提高规模效益。如同众多国企一样,中石化的采购原来很分散,“多头领导、机构林立、分散采购、层层设库、重复储备”,形象地描述他们的起点。分散到哪一步?在一个下属公司,4亿元的采购额,分散在6个职能处室和各分厂的5个设备采购,采购合同章就多达108枚。你能想象在这样分散的采购体制下,公司的议价能力、采购管理的能力该有多薄弱。分散采购伴随的是分散储备,“货到地头 死”,形象地表明了重复设库、备料下的惊人浪费。在这种情况下,需求没法整合,供应自然也没法整合,大企业的规模效益得不到体现,都是粗放经营的体现。
  
  自1995年以来,中石化经过三步走,把集中采购做了起来:其一是职能上的集中,即把采购职能汇总到采购部门,例如把生产、运营、设计等部门的采购职能都归口到物资采购部;其二是采购决策权的集中,例如以前设备、生产原材料、备件备料等分别由多个领导负责,现在集中到单一负责人;其三是公司层面的集中,即针对主要原材料,把多个分公司的采购集中到总公司层面,以取得议价优势,即传统意义上的集中采购。围绕集中采购,中石化做了一系列的组织调整、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推行了一系列的好实践,这些都在该书的众多案例和管理规定中能看得到。在一个规模庞大、管理分散、组织复杂的大型央企,本位主义严重,要做这些变革真不容易。这需要多少组织协调,以及要求领导这些变革的人有很强的领导力。
  
  但是,就如别的集中采购比较成功的公司,中石化也面临下面这几个问题:
  
  第一,集采到一定程度后,如何保持集中采购的成果?
  
  第二,集采的潜力挖尽后,下一个降本增效的源泉是什么?
  
  第三,供应链全球化,战略物资供应商整合后,如何有效管控供应链风险?
  
  本文主要就第一个问题展开阐述,分析系统的供应商管理对维持集采效果的重要性。在后续文章中,我会分别谈到后两个问题。
  
  01没有供应商管理,集中采购效益没法持久
  
  在2006年的欧洲领袖论坛上,英国石油(BP)的一位副总裁介绍BP的供应商管理。她的大意是说,战略寻源选择了合适的供应商,使供应商绩效提高,但绩效随后会逐渐下降。Corporate Executive Board 也有类似的发现,并断言,没有后续的供应商管理,战略寻源75%的成果会在未来18个月消失殆尽。这里说的是战略寻源,其实对于集中采购也是同理,因为两者的目的、流程基本一致。
  

图1:战略寻源/集中采购以后怎么办?
图片来源:Operations Executive Board
  
  打个比方,战略寻源/集中采购就如考大学,供应商辛辛苦苦“考上”时,给采购方的价值最大,就如刚考上大学的学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处于一生知识最丰富的阶段之一;考上大学后,“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成绩自然一日日下滑,就如图1中①所示忽视供应商管理的结果。怎么办?很简单的办法就是“继续考试”---两周一小考,一月一大考,这就是②所示的供应商绩效管理。如果说战略寻源、集中采购是生个聪明的孩子的话,那供应商管理就是后天教育,保证孩子向好的方面发展。生下来相对容易,难的是后天教育,因为很多公司没有完善的供应商管理。
  
  凡是个公司就有采购,但不一定有真正意义上的供应商管理。这听上去有点耸人听闻,其实不然。如果你探究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就知道为什么了:
  
  (1)公司有没有清晰的供应商管理流程,从供应商分类、选择、签约到供应商绩效管理和集成
  
  (2)公司有没有统一的、职责清晰的供应商管理组织?
  
  (3)公司有没有统一的供应商管理KPI体系和信息系统?如果答案中有一个是没有的话,这公司的供应商管理就有硬伤缺陷。
  
  02有章可循的供应商管理流程
  
  就流程而言,不要混淆订单层面与供应商层面的流程。很多公司有的只是订单层面的流程,
  
  但订单层面的流程替代不了供应商层面的流程,也解决不了供应商层面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国家有招投标法,要求国企达到一定金额的采购项目公开招投标。招投标流程挺完整(尽管并不一定合理),“一标一议”,力求每一标的价格都低、质量最好,解决了订单/项目层面的问题,但是几年后回头一看,发现供应商层面的问题来了:采购开支非常分散,本来某个采购项有3个供应商就足够了,结果有N个供应商在供货。这意味着采购得去管理N个供应商,管理资源摊得太薄,哪个也管不好;采购额太分散,公司对哪个供应商来说都不是主要客户,一有大范围的短缺,哪个供应商也不把你当回事;年度降本很难谈:你就采购那么一点,还要我年复一年地降价?质量问题也是,引不起供应商足够的重视,摁下葫芦起了瓢。这些都成了供应商后续管理的灾难。
  
  所以,订单层面的流程是“小优化”,往往没法达到供应商层面的“大优化”。《企业采购管理辅导手册》一书中清楚地指出“一标一议”、订单层面优化的不足,而且针对战略物资给出了解决方案:与战略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但是,书中看不到完整的供应商管理流程,例如如何确定战略性物资、评估供应商、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并持续管理供应商绩效,最后把供应商集成为公司的延伸。系统的管理流程不但适用于战略物资的供应商管理,而且适用于一般物资的供应商管理,尽管采购对象大不一样。
  
  没有标准的供应商管理流程,一旦有了需求,供应商选择、谈判、签约就如扔骰子,怎么选、选什么,主要取决于经办人的个人能力,质量和结果很难预计。这样就难保选准最合适的供应商,导致后续的供应商管理就成了生存挣扎,不但是供应商,而且是采购方。公司大了,问题就更大。看看国内的大型国企、央企,哪个没有几十个分公司或分部?动辄成千人的采购团队,遍布全国各地,没有统一的供应商管理流程,供应商管理之混乱,管理效果之不可预见,可见一斑。结果是虽说集中采购整合了供应商,获得了最好的价格、质量和交货条件,找到了最合适的供应商,但在后来的新产品、想项目中,更多的不是最合适的供应商又被导入公司,数量越来越多,采购额越来越分散,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同样因为没有系统的绩效管理,本来是很好的供应商,管理不善,绩效下降,这也促使公司导入更多的供应商。这些都导致采购额分散,集中采购的效果消失。
  

图2:无章可循的供应商管理
  中石化的《企业采购管理辅导手册》一书中,关于供应商管理的规定有不少,告诉员工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但并没有告诉怎样做--那是流程的范畴,规定代替不了流程。本土企业是政策驱动,管理层的注意力放在“道”的层面做文章,制定了成套的规章制度;至于怎么做,那是细枝末节的“术”,入不了管理层的法眼,干活儿的人自己去琢磨吧。结果是政策、规定一套接一套,但就落不了地、生不了根:上面领导“三令五申”,下面还是我行我素,就是因为流程的欠缺。一位美国将军说地好,变革的核心是流程改变:如果你不改变做事的方式(即流程),你能指望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呢?
  
  相比之下,北美企业更注重流程,它们规章制度不多,但流程非常详细,尤其是像跨及多个部门的产品开发、供应商管理流程等,都有成套的流程图、表单,一步步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效果,而且清楚地界定每个职能/职位的任务。员工刚到公司,不熟悉业务,没关系,跟着流程做,质量基本可以保障。而对本土企业而言,很多知识、经验没有固化到流程里,员工的学习曲线就很长,只能靠时间来积累经验,业务质量也就很难保证。
  
  03统一的供应商管理组织
  
  讲完了统一的供应商管理流程,再说统一的供应商管理组织。很多企业,尤其是大型央企、国企,没有统一的供应商管理组织,这似乎难以理解:那采购部门算什么?其实在这些公司,采购不过在名义上是管理供应商的对口部门,供应商管理的职责由多个部门承担,政出多门,采购并没有起到协调、领导相关部门一致对外的作用。所以,这些公司没有统一的供应商管理组织,自然就没有系统的供应商管理。
  
  举个例子。针对一个大型央企,有个供应商的销售分三个班子:与采购对接的是一个班子、与产品设计对接的是另一个班子、与生产运营对接的是第三个班子。为什么有三套班子?因为在供应商眼里,这客户不是一个,是三个,三者之间往往不通声气,得靠供应商沟通。这是在总部层面。该央企在全国有几十个分公司,各分公司的采购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的,这意味着对每一个分公司,供应商又得设立三套班子来配套。所以,名义上采购是管理供应商,实际上是几十个实体的采购、设计、运营部门在一起履行供应商管理职责。这么多的实体、部门,可以想象,在公司层面很难形成合力,公司的规模优势被肢解,在供应商的谈判中也容易被各个击破。集中采购项目只是表面的解决方案,实质的问题依然存在。
  
  在有些国企、央企,为了避免权力过于集中而助长腐败,对具体的供应商故意不设专人负责, 实行的是采购部“集体负责”。集体负责从来就谈不上是什么最佳实践,不然的话,“大锅饭”下为什么会有没粮吃、商品短缺呢?这道理很简单:大家都负责,其实是大家都不负责。结果是人人都在用供应商、人人都不管理供应商。不信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公司去年在最大的供应商身上花了多少钱?保准能难倒一大片采购人,分公司的不用说,总公司的也是。连在供应商身上花了多少钱都不知道,还谈得上管理吗?有个公司,供应商管理是如此分散,以致有的供应商因严重的质量事故、廉政问题被有些分公司取消交易资格,别的分公司还在继续做生意,可以看出公司层面供应商管理有多薄弱。
  
  在这些企业,供应商管理其实是基于例外的,比如出了质量事故,或者成本压力大了,上面的降本指标下来了等。但这时候已经晚了:质量事故,不管多偶然,其中一定有必然的成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防微杜渐的话,很多问题其实都可以避免;降本也是,没有精细化管理,各种浪费、低效就伴随粗放经营而来,成本早已深深植根在供应链里,降本也只能是做利润转移、逼着供应商降价的零和游戏。当然,这并不是《企业采购管理辅导手册》所提倡的,书中也提到到一些更好的应对方案,但要做精、做细、做到位,让采购对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却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04统一的供应商管理绩效指标
  
  我接触过挺多非生产性公司(本土企业中能列入全球500强的大多划入此类),说起供应商绩效,大家都说在统计。那你们怎样统计按时交货率?答案很少不是问卷调查,给各分公司、部门的当事人,让他们打分。再问你们有没有ERP,跟供应商的业务是否是订单驱动的,答案多是肯定的。那为什么不在订单层面统计按时交货率呢?这时候你就会听到各种各样的理由,但结果都一样:我们没法在订单层面统计按时交货率。这里不想探究为什么不能;这里想说的是,按时交货率直截了当,你要么是按时,要么是不按时,如果连这样的指标都不能客观统计,这公司其实没有供应商管理的KPI体系;而有的只是一些人对供应商绩效的主观映象。既然你连按时交货率那样客观、直观的指标都没法客观统计,那几千几万人的公司,职能差别、地域不同、激励机制不同,你能准确量化、统计主观映象的可能有多大?你的供应商绩效KPI的可信度又有多少,指导供应商层面决策的价值又有多大?供应商自然知道这些都是人的主观映象,所以他们的精力就花在让相关统计人满意上,而不是真正地改进他们的组织、系统、流程,把绩效真正做上去。这都是供应商管理的硬伤。
  
  在《企业采购管理辅导手册》一书中,供应商管理的绩效KPI有被提及,但跟本土企业管理在流程上不注重细节一样,KPI也是一笔带过,只是提到了一些指标,至于怎么统计、汇总等细节,在书中并没有阐述多少。换言之,还是有规定,没流程,注定供应商的绩效统计流于形式。
  
  这KPI的后面也反映了信息系统问题。对于像中石化这样的大公司来说,信息系统的问题有两重性:一方面是没有信息系统,该信息化的没有信息化;另一方面是系统太多,总部和分公司大都有自己的系统,但这些系统大都是孤岛,材料编码、供应商编码不统一,信息集成就无从谈起。就这样,跟供应商有关的信息就支离破碎,隐藏在多个系统里。结果就是苦了一帮干活的,从经理到职员,大把的时间花在搜集、整理数据上。同一供应商,或者同一采购项,最后数张Excel表单合并到一起的时候,张三跟李四的数字如果能吻合,概率就如中彩票。没有信息,或者信息支离破碎,供应商层面的决策就注定难以优化。
  
  结语有章可循的供应商管理体系
  
  回头对照上述三个问题,没有统一的流程、没有统一的组织、没有统一的KPI和信息系统,就谈不上系统的供应商管理,集中采购就注定成了一锤子的买卖,集中采购后的供应商绩效就难以保持。而解决方案也就很简单:
  
  (1)建立完善的供应商分类、评估、选择和绩效管理流程,确保在战略寻源阶段选定最合适的供应商,在后续管理上保持并提高绩效,最终把战略供应商集成到公司的流程、系统,成为公司的延伸,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加新产品的导入速度;
  
  (2)建立结构清晰、职责清楚的采购管理组织,以制定和推动公司层面的供应商战略,管理公司的战略供应资源;
  
  (3)建立统一的供应商绩效指标体系和信息系统,科学管理和改进供应商绩效。图3简要地表述了有章可循的供应商管理体系,限于篇幅,这里不再细表。
  

图3:系统的供应商管理体系
  
  对中石化来说,虽然相比其他国企、央企有很好的采购管理基础,但在供应商管理的流程、组织和信息系统/绩效指标上,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