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流通困局(八):发展乏力的淘宝村
2013/11/6 16:53:52     来源:央视网     作者/编辑:

《经济半小时》继续聚焦商业环境。今天我们来关注中国商业流通中的一个新领域--电商。2003年淘宝网上线运营后,中国的电子商务迅速崛起。而淘宝网也始终在中国电子商务的版图上遥遥领先,甚至有人说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史其实就是淘宝网的发展史。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各地出现不少以集中经营网店为特色的淘宝村。那么,这些电商扎堆的淘宝村,买卖经营得如何呢?浙江义乌的青岩刘曾有中国淘宝第一村之称。请看《经济半小时》记者刘新华的调查。

  一、中国淘宝第一村小卖家扎堆 费用高昂发展乏力

  十月底的一天,在浙江省义乌青岩刘村的一间出租屋里,昇茂百货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浩正在给员工们做双十一前的总动员。办公室墙壁上,倒计时牌显示离双十一越来越近了。丁浩告诉我们,公司成立两年多来一直稳步增长,今年定下的双十一销售目标十拿九稳。但眼下他最头疼的问题是货没地方放。

  这间堆满货物的房间,就是昇茂百货有限公司的仓库,它只能维持日常一千单左右的发货量,即将到来的双十一,日发货量将突破三千单。丁浩担心到时候插脚都插不下。

 

  依靠小商品市场和一路之隔的义乌江东货运市场,青岩刘村2005年开始引进网商发展电子商务。短短几年间,这座不足2000人的小村庄吸引了上万人前来淘金。2010年青岩刘村已经有2000多家网店,30多家快递公司,20亿的销售额,创造了中国“淘宝第一村”的神话,而问题也随之出现。
  一方面是青岩刘村是民居结构,空间狭窄,不利于仓储,难以满足网商越来越大的货物储备需求。另一方面货款也是问题。

  丁浩:你们预计要我准备多少钱?

  F:打底裤这边的话,至少要30万。

  C:我这边需要90万。

  丁浩:商品团一共是30万,脉息的30万,然后加上你这边要准备60万,然后菲娜丝这边你要30万。然后再加额外的30万,150万流动。

  在员工面前信心满满的丁浩私下告诉我们,要想真的凑到这笔钱,并非易事。作为电商,丁浩没有固定资产,因此不能向银行申请贷款,而阿里巴巴针对网商只有4万多的网络贷款,在丁浩看来,作用微乎其微。无奈之下,他只能再次向朋友拆借,即便这样,五六天内筹齐200万,这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极限。

  丁浩:有时候我晚上也在想,这么多资金到底,做这么个事情,到底合适不合适,我们也在想这个问题,明年到底怎么办。

  27岁的小满七个月前独自来到青岩刘村开了两家淘宝C店。初来乍到的创业激情和财富梦,被冷清的交易一次次击溃。靠牙缝里挤出来的那点利润,连交房租和网费都力不从心。

  小满:一个月是200多块钱网费,然后还有水电费、房租的是大概2000块钱,算在一起的话,每天最少要200块钱这样的话,才能持平。

  小满的店铺成立时间不长,销量一直上不来。她也曾经想办法参加一些活动,用低价甚至赔钱的方式换来销量。

  小满:做一个活动的话,才9块9包邮的话,本来就没钱赚,可能还亏个一两块钱。

  赔钱的促销买卖毕竟无法持续,有时候反而给小满带来了一些中差评。无奈之下,她开始花钱在淘宝上做直通车推广。只要烧钱就能排到前面。小满说她曾经做过直通车,买家不管买不买,只要点击了图片,小满就要给淘宝网交7块钱。连续做了一个月推广,2千多元的费用花进去,却没有一个成交单。这对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小满来说显然行不通。无奈之下,她停掉了网店的直通车。

  小满:没生意,今天都好安静哦,心里拔凉拔凉的。

  从进货、包装、到发货、售后,小满一个人包办了两家网店所有的工作。她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最委屈的时候是有一次网店做活动,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她两天只睡了4个小时,可到头来还是收到了差评。

  小满:有一天我晚上回来,晚上吃了饭回来,接到了五个差评,当时坐在那里就掉眼泪了,这个时候就觉得特别累,我做了这么久就这一次掉眼泪了。
       各方面条件的局限,让小满第一次感受到了一个人做淘宝的艰辛。没钱推广,价格不占优势,小满能做的就只有每天待在电脑前,寸步不离。

  在青岩刘村的2000多家网店中,像小满这样一个人经营的不在少数。他们以一人之力支撑店铺运营,常常比大卖家遭遇到更多考验。开了三个月的淘宝店,小满的朋友丁玲几乎没有赚到什么钱,为了贴补家用,补充流动资金,她选择了每天晚上在夜市摆摊。

  丁玲:好冷

  初秋的青岩刘村,寒意尽显。晚上八点,夜市里的淘宝卖家,坚守在这条道路的两边,希望线上的囤货在这里找到新的买家。

      淘宝卖家:如果我们淘宝生意真的好,我这些货根本不用拿出来摆在这个地方很辛苦的卖。

 

  晚上九点,丁玲收拾了摊位,准备离开。

  丁玲:一般在淘宝上,人高一点是在9点、10点、11点左右。那时候单子会多一点。基本上7、8点的时候,估计晚点回去,人会多点。

  《经济半小时》记者:正好现在回去,还能赶的上那个点。

  丁玲:对,还能赶的上那个点。

  2010年,青岩刘村的销售额达到20亿元,这个数字随后逐步下滑,2012年,青岩刘村销售额已经下滑到15亿元。

  电商分析师李成东:比如说一般卖家的话都是个人卖家,他可能是五万或者十万的一个资金量,但是天猫里面现在是十万以上,他就进不了,被排斥到市场之外。这个市场门槛还在继续往上调。

  李成东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高额的营销费用也是引发中小卖家不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互联上没有门店的概念,买家多数只信赖淘宝和天猫,却并不忠诚于品牌,卖家只有通过投放广告获取订单。成熟型卖家100万的销售额中有8到15万,甚至30万用来投放广告,淘宝网上的付费推广项目名目繁多,直通车,聚划算,钻石展位,超级卖霸等烧钱赚流量的方式,对中小卖家而言是个很大的压力,而没有活动就没有流量。

  李成东:做了活动那地方就有流量就有用户,你商户想获得订单,你只能是跟进这个活动去投。

  《经济半小时》记者:我听说很多卖家要参加活动的话,都是割肉在参与。

  李成东:就是说因为很多大量的资源掌握在个人的卖家,个人的小二经理手里面,他如果出活动,完全不能帮助他,那么下次搞活动或者有其他资源不会给你,所以你不得不参于他的一些活动。

  《经济半小时》记者:硬着头皮都得参加。

  李成东:硬着头皮都得参加,对其实各个商业都是这样的,所以说我认为是,这其实就是新的商业腐败。

  李成东认为,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交易行为和交易规则。这使得电子商务平台在运行中存在很多问题,对卖家形成了事实上的不公平。


  半小时观察:

  中国农村经济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打工,留在农村的许多农民则希望改变过去耕种为主的收入方式,增加收入。电子商务的发展为这些农民提供了绝佳的契机。但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急需的仓储、融资、电商规则等仍存困境。商务部两年前就在研究的《网络零售管理条例》仍未出台。京东刘强东前段时间大声疾呼电商开放平台存在垄断。虽说这话没有正义与否的判断,因为市场里的老二总是最坚决的反垄断者。但互联网法律的空白尽人皆知。我们期待一个更加公平和有效率的电子商务环境。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