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全力构筑高效临港集疏运网络 十年力争疏通临港工业动脉
2004/9/13 9:53:22 来源: 作者/编辑:
经过一年多的奋战,浙江省重点工程、投资7亿多元的329国道陈华至白峰段及沿海中线北仑段工程已完成80%的工程量。作为北仑建区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工程,该工程全长42公里,将成为连接北仑港区、大榭港区、穿山港区、梅山岛港区、象山港区的纽带,是北仑历史上首条环线。在今后的10年间,北仑将通过改造和新建,构筑“一环、三横、七纵”大交通网络,全力打造高效率的临港公路集疏运网络。
近年来,北仑港区集装箱吞吐能力迅猛增强,加上外资大项目在该区纷纷落户,滨海新城区的建设掀起高潮,交通设施作为“以港兴区、产业立区”的重要条件被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到目前为止,全区通车公路405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72.8公里,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基本形成了一个以港口、中心城区为中心,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为主骨架,以县乡道路为连接的公路网络。
在今后的几年中,北仑区将着力贯通不断扩大的北仑港区和在建的七大百亿项目之间以及各自通往区外的道路。除了即将完成的环线,该区将着力建造“三横七纵”高速线。“三横”工程包括改造骆霞线,可使北仑港区一期至三期码头货物经招宝山大桥、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运往上海等地;改造通途路北仑段,经甬江隧道到宁波市区;新建40多公里的穿山疏港高速公路,连接北仑港四期,通过小港到镇海,目前已完成可行性报告,预计投资将近40亿元。“七纵”工程从西向东排列分别为江南公路、通途路宁波段、同三线高速公路、太河路、穿咸路、上白路和峙南峙北线。另外,该区城区道路建设也正在加紧建设中,目前已形成20多条网格状道路。到明年,该区全境所有行政村都将通等级公路,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将达到80公里。
临港集疏运网络的初步形成使当年的僻壤很快成为热土,北仑新区的开发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到目前为止,该区已经形成了以新碶)、大碶)为中心,以小港为西翼,白峰、柴桥为东翼的城市和产业发展格局,临港大工业产业群和高新技术产业群已初具规模。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