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标准化培训迫在眉睫
2006/4/30 8:18:00     来源:     作者/编辑:1

“应聘了很多单位,总是不适合。”某物流培训机构的学员捧着毕业证书无奈的说。 

“以前是无人可招,现在是不知道招谁。”一位人力资源经理十分疲惫。很多人在应聘,各种各样的证书当作敲门砖;同样有很多企业在招聘,动不动就是年薪十万。但从人才招聘市场得到的信息却是,经过所谓“专业培训”的人才多,招聘的企业也多,但是适合的人才并不多。 

专家对这种明显的人才错位现象表示担忧。按照WTO承诺,今年是我国物流业全面开放的一年,如果遭遇人才短缺,对物流业的发展会有极大的阻碍,甚至有致命的危险。

标准物流人才供需严重错位 

一位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仅仅是为了招聘一名普通主管,他在人才市场泡了近一个月,参加了10多场招聘会。 

“前来应聘的人的确很多,形形色色的证书更不少,看得人眼花缭乱,但是合适的不多,真正面试的时候能让人满意的就更少了。”这位经理说。 

而在人才市场上,直接面对物流行业的求职人员不在少数。“大多数人才都是面对传统物流行业的,根本不适合现代物流;再有一些,证书五花八门,一点实际经验也没有,很难用。”来自某大型物流企业负责人分析说。 

据专家分析,这两年,由于物流业的快速增长,和相关培训机构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推动,从事物流的人才越来越多,但是大多数都只是适合传统物流行业,还无法满足现代物流的需求。 

某职业顾问对物流业严重的人才错位现象表示十分担忧,尤其是面对物流业即将全面开放的2006年,遭遇人才短缺对于我国现代物流业无疑具有致命性的打击。

物流全面开放面临危机

2006年,依据我国的WTO承诺,物流业将全面开放,缺乏专门人才将成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致命短缺。除了现代物流业本身的发展需求外,制造业、零售业也离不开物流的发展,此外,奥运商机无限,物流行业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 

因此,现在已经有许多企业开出年薪10万甚至20万的条件,即使最普通的物流管理人才,年薪也已经超过5万,一般从业人员可达3万。但是,他们的基本要求是,“权威认证的理论,和一定的实操能力,加上继续学习的精神。”某资深物流人力资源经理人说。 

但是这些,正是目前物流人才所缺乏的。当前情况是,现有企业人员的知识、技能结构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落差,如果通过企业自主培养,不但投入产出不成正比,也会大大影响企业的发展。

人才培养体系是症结 

目前,物流人才的培养形式有两种:一是高校的专业教育,二是上短期的培训课程后,考取物流职业资格证书。 

同师培训的邱老师认为,这个体系还有欠缺:一方面,由于物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造成物流专业学科教育发展比较缓慢,另一方面,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不够完善,造成大部分从业人员只懂得物流知识的“皮毛”。 

物流业寻求发展,人才培养体系必须要跟上。比如物流师培训主要是学习在各种物流活动中所涉及的物流运作的技能和技术,它更加强调运输、仓储、配送、装卸搬运等物流专业技术技能的掌握。考取了物流师资格证说明你具备了从事物流行业的理论能力,跟年薪与工作能力、工作经验有很大的关系。

要迅速找到合适的人才只有依赖培训机构 

据多年从事物流人才培训的自力教育物流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从现实状况看,物流培训市场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物流行业的人才缺乏问题,但是相对现代物流行业巨大的市场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在前不久由自力举办的外贸物流人才招聘会上,为企业与学员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让企业迅速找到合适的人才,这种有培训机构牵头,企业参与的人才招聘会,充分体现了培训机构的能动性。

物流人才培训机构是一个向学员提供多种选择或定制内容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解决方案的平台,其主要受益对象是希望进入物流行业的新进人员和从事供应链管理及物流服务的专业人士。 

我国的《职业教育法》第一章即明确了“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同步发展的方针,解决物流业人才错位的方法也应该是依据这一方向,同时结合目前发展相对较为良性的认证培训,加快物流人才标准化建设。

与国际接轨提倡标准化人才培训 

实现物流人才标准化的关键在于实现证书的权威性,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同步发展,同时结合国际权威认证制度,一样也不能少。 

培养专业物流人才应从灌输理念做起。物流企业还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等,通过不同方式和各种渠道,培养物流专业人才。此外,还可借鉴国内外培养专业物流人才的成功经验,或直接从国外引进物流人才。

据悉,由中国物流业权威组织中国运输交通协会引进,上海晋才专业教育培训中心推出的美国注册物流师CTL认证培训项目,在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