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锁企业配送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2006/5/23 21:31:56     来源:江苏物流网     作者/编辑:
    连锁零售业的发展状况 

    以连锁化、信息化和规模化为特征的零售业发展很快,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就销售额而言,零售企业已超过制造、金融服务、信息等类型企业而成为世界第一,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而其中连锁这个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的应用是今天商品零售企业能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的一个核心因素。我国发展连锁商业的时间不长,但已逐步成为商业零售业的一支主力军。最近几年,连锁企业的销售增长均在50%以上,预计明年中国100强连锁企业将实现销售额3500亿元,门店总数将达到20000个左右,连锁百强企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在8.0%以上。连锁企业逐步扩大的销售规模使连锁商业企业在供应链上的作用日益增大,并且对中国的流通现代化产生巨大的推动。连锁企业的实质是五个统一,即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标识、统一管理。而统一配送是连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部分。 

 连锁物流的几个特点 

 相对于工业物流,商业零售物流特别是连锁商业的物流特点有: 
 1.变价快。即商品的进货价格变动快,通常连锁超市经营的快速消费品价格随着市场供需的变化会有较快的变化,同时生产商或零售商的促销频繁引起经常变价。 
 2.订单频繁。连锁零售的店铺多,订单频率高,同时有时间要求,有些小型便利店甚至要求一天送货两次。 
 3.拆零。供应商大包装供货,配送中心需要按照店铺的订货量进行拆零、分拣。 
 4.退货。配送中心还有处理诸如赠品、退货(正品、残次品)等问题。 
 5.更换。商品新增汰换的频率也很高,增新品,汰换滞销品。 
 6.保质期。消费品通常有不同的保值期,需要有针对性的保质期管理。 
 这些特点使得商业零售的物流要求更快的反应,更复杂的技术和信息支持。 

 连锁物流的主要方式 

 ● 大型零售企业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 

 在国际上,有代表性的以大零售商为主导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的企业是沃尔玛。目前,沃尔玛公司独立投资建立的配送中心有200多家,专为本公司连锁店按时按需提供商品,确保各店稳定经营。家乐福、麦德龙、西尔斯、吉西膨尼等国际大零售商,都建立有本企业体系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 

 我国部分大型连锁企业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其中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有相当数量的连锁企业都是从传统的副食品公司、蔬菜公司、粮店以及其它配套网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些传统企业,都有很丰富的场地、设施设备、人员等建立配送中心的基础,这种配送形式有较大的比例。在这些物流配送中心中,大多数信息化和机械化程度较低,主要依赖于手工操作,配送效率和对店铺的反应速度较低。但也有一些大型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具有较高的水平。如华联超市配送中心,上海华联超市的配送中心的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库存能力90万箱,日吞吐能力19万箱,可同时停靠80辆货运卡车,服务半径250公里,是目前国内连锁企业较先进的配送中心之一。该配送中心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采用高层立体货架和拆零商品拣选货架相结合的仓储系统和前移式蓄电池叉车、电动搬运车、电动拣选车和托盘,实现装卸搬运作业机械化; 同时拆零商品配货电子化。采用电子标签拣选系统,使用电子标签设备。门店定单输入电脑后,货位指示灯和品种显示器立刻显示拣选商品在货架的具体位置和数量,作业人员可以方便地取出商品,定单商品配齐后进入理货环节,大幅度提高速度,降低差错率。 

 ● 供应商自理物流 

 由供应商直接进行商品配送,这种配送方式主要适用于店铺规模大,采购规模大的超市。如国内的一些大卖场和综合超市公司,他们由总部确定统一的供应商,店铺向供应商要货,由供应商直接将商品配送到店铺。这种由供应商直接配送的优点在于: 大大降低连锁企业成本和运作的复杂性,但这种配送模式对店铺的影响速度受到供应商物流水平的限制,信息交流效率低。配送不及时。 

 ● 第三方物流 

 近年,由于国际流通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国际大零售商逐步尝试立足主业经营,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逐步将本企业的物流配送业务委托给社会上专业化的物流配送企业为自己服务,这种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如日本7--11便利店和伊藤洋华堂、美国众多的单体超市等。尤其在日本,单体分散经营的零售店约占店铺总数的90%以上,出于竞争需要,这些零售店者主要依靠第三方物流进行商品配送。 

    我国目前制造商使用第三方物流的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