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董家口港口岸对外开放获国务院批复 2020年吞吐量居世界前三
2016/7/28 15:25:40 来源:中国水运网 作者/编辑:浙江物流网
7月28日,记者从青岛港集团获悉,近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同意山东青岛董家口港口岸对外开放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同意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口岸对外开放。《批复》对于青岛市发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节点和支点作用,提升东北亚航运枢纽功能,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具有重大意义。
青岛,以港而立,因港而兴。20世纪末,青岛港实施“港口西移”战略,青岛港口岸扩大开放由此拉开了波澜壮阔的序幕,前湾港也因此一举成为世界一流的码头。此次董家口港口岸开放获批对港口、对城市将带来哪些重要的意义?
业内专家表示,董家口港将凭借着其超级规模、超前定位、超越功能,与前湾港互为补充、协同联动,近期以杂货、大宗干散货、液体散货等的运输和促进临港工业发展为主,随着港口设施的逐步完善和腹地运输需求的增长,董家口港将逐步拓展服务范围,全面发展港口综合物流、专项物流、商贸、信息、综合服务等功能,成为青岛港南翼新的大型综合性港区和大宗干散货运输基地。
进一步彰显青岛开放优势
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国家主权的象征,是对外贸易和交流的主要通道,更是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集地,是各类资源集聚的高地。此次《批复》中同意董家口港区口岸对外开放,确定对外开放水域、岸线及泊位;同意董家口港区口岸设立边防、海关、检验检疫和海事等检查检验机构并核定查验人员编制,确定了查验业务用房建设申报程序及投资方式。
青岛市口岸办负责人认为,董家口港口岸开放,将进一步彰显青岛独特的区位优势,续写对外开放的恢弘壮丽,青岛港口岸超越发展的华彩篇章将由此翻开崭新的一页。据了解,在董家口港口岸尚未正式开放、部分码头泊位相继建成具备作业条件的情况下,为确保已建成泊位尽早发挥效益,市政府口岸办协调口岸各查验单位给予支持,2013年1月25日先期实现了青岛港40万吨矿石码头等5个泊位临时开放,2016年4月实现了海湾液化码头等9个新建码头泊位一次性临时开放,2016年港区外贸运量预计达5300万吨左右,对于董家口港区已建成码头资源尽快发挥经济社会效益提供了有力支持。
据悉,董家口港口岸开放获批,仅仅是董家口港口岸建设迈出的第一步。按照国家规定,国务院批准设立董家口港口岸后,市政府口岸办将在征求海关、边防、检验检疫和海事等口岸管理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着手组织开展口岸查验配套设施建设。建设完成后,经过省口岸办组织省级查验部门初验,国家口岸办组织国家相关部委国家级验收后,将正式宣布董家口港口岸对外开放启用。
提升东北亚航运枢纽功能
“董家口港是天然良港,地理位置独特、产业优势突出。”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主任刘文俭教授认为,此次董家口港口岸开放获批,不仅将有助于青岛深入实施国际城市战略,也对青岛港加速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港,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航运枢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港区设施的逐步完善,董家口在全球产业体系和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正日渐凸显。并且不断促进规模型、基地型、外向型、临港型产业的快速集聚。从长远来看,随着口岸开放力度的加大,必将对我市发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节点和支点作用,提升东北亚航运枢纽功能,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产生积极而重大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带动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建设,更好地发挥青岛对山东半岛的辐射带动作用。
董家口港区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码头岸线长约35.7公里,共规划建设112个泊位,全部建成后港口设计通过能力为3.6亿吨/年。董家口港区承载着青岛港转型升级,向第四代大港跨越的历史重任,就港口规模来看,相当于再造一个“青岛港”。
目前,董家口港已建成了世界一流的40万吨矿石大码头。凭借“大码头、大堆场、大保税、大物流”等综合优势,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正在成为世界超级矿船母港,董家口在全球资源配置和钢铁产业升级中的带动作用不断彰显。刘文俭表示,随着港区设施的逐步完善,董家口在全球产业体系和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正日渐凸显。并且不断促进规模型、基地型、外向型、临港型产业的快速集聚。
从长远来看,随着口岸开放力度的加大,必将对青岛市发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节点和支点作用,提升东北亚航运枢纽功能,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产生积极而重大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带动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建设,更好地发挥青岛对山东半岛的辐射带动作用。
助推青岛港“国际化”战略 逐梦世界超级大港
近期,董家口港区将以杂货、大宗干散货、液体散货等货物运输和促进临港工业发展为主。随着港口设施的逐步完善和腹地运输需求的增长,董家口港区将逐步拓展服务范围,全面发展港口综合物流、专项物流、商贸、信息、综合服务等功能,成为青岛港南翼新的大型综合性港区和大宗干散货运输基地。
未来,董家口经济区将发展成为国家未来大宗干散货集散中心、国家重要能源储运中心和国家深远海开发综合保障基地。按照西海岸新区总体规划,到2020年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的吞吐能力将位居世界前三,港航经济、临港产业高度聚集,打造东北亚航运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超级大港。
青岛港口投资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尹洪友认为,董家口港口岸开放获批,将助推青岛港“国际化”战略,有利于青岛港加速打造“第四代港口”。
第四代港口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生代港口,以供应链整合、港口联盟等为基本特征。业内专家称,第四代港口有如下显著特点:深水化、大型化趋势;港口功能多元化并向物流分拨中心及区域资源配置中心发展;港口服务信息化等。尹洪友说,作为我市实施蓝色引领,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项目,董家口港承载着青岛港转型升级、向第四代大港跨越的历史重任。口岸开放获批之后,无疑将对青岛港加快转型升级提供新的重要支撑。
尹洪友表示,口岸开放获批,意味着董家口港区可以停靠国际航行船舶。可以预见的是,今后,董家口港的国际航线将增加,货物品种以及货运量也将同步增长,而这不仅将给港区带来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吸引来更多的投资方,从而带动西海岸新区乃至整个青岛的招商引资工作,更好地推动青岛市以港兴市战略,促进青岛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物流网微信公众平台zj56156)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