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掘“第三利润源”宁波物流产业要得到更多扶持
2004/11/29 9:26:02 来源: 作者/编辑:
“宁波制造”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主要依靠价格。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通过降低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即第一、第二利润源)降低成本的空间越来越有限,而从生产领域外的采购、运输、仓储、包装、代理、配送等环节着手,开掘现代物流业“第三利润源”,已成为企业提高利润率的重要途径。
第三方物流起步
2002年年底,中通物流公司剥离部分业务,成立了大众物流公司,专门为高端客户提供第三方综合物流服务,它和宁波上好佳食品公司之间的合作才趋于稳定。
“以前中通挂着物流的牌子,却更像一家传统运输企业。”中通物流总经理励祥敏,前几年在同行的低价竞争压力下,公司在“上好佳”的业务量急剧萎缩。现在,“大众”与“上好佳”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合作关系:“上好佳”产品一下生产线,就由“大众”接手送入公共仓库,再根据需要送抵各地销售网点。原材料也是这样处理,来自甘肃等地的食品原料经铁路运到宁波后,直接由“大众”负责拉到公共仓库,再根据生产需要由“大众”分批运到生产线。
“大众”包揽了“上好佳”生产领域以外几乎所有环节,而“上好佳”则借助“大众”提供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实现了零库存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市场竞争力也进一步加强。“上好佳”负责人李志浩说,企业节省的不只是建仓库、买设备的投资,更重要的是时间以及管理方面的精力。
遗憾的是,在宁波数百家物流企业中,多数还是一些玩概念的翻牌运输企业。“珠三角制造业北迁,他们中的一些到了宁波,发现这里政府服务和要素成本很有吸引力,但配套的物流服务太滞后,最后没有选择在宁波落户。”市计委经贸流通处刘景兴博士说。
掘金冲动涌动
物流业富矿有目共睹,但宁波企业的掘金行动还没有抵达效益层面。
富邦物流的前身是中华纸业运输科,也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1987年,中华纸业将运输科独立为中纸联运公司,后来又引入当时轻工控股公司的资本,演变成现在宁波最大的物流企业。
虽然拥有车辆、仓库、码头、信息系统等丰富的物流资源,但富邦物流基本上还是一家以自我服务为主的企业,公司业务量中80%依赖中华纸业。“一方面是中华纸业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市场,另一方面,集团以外物流市场的开拓成本和风险都很高。”富邦物流总经理王鲸航说,物流节省的是整个社会的成本,“富邦”的业务以后不会局限于中华纸业,但眼下宁波企业的物流意识和市场环境都还不成熟。
为了培育市场环境,富邦物流尝试着引进了一家第四方物流企业。按照王鲸航的设想,这家叫领航科技的企业可以为企业设计最佳物流方案,交由富邦物流实施。但业内人士认为,第四方物流在宁波还有点超前,暂时缺乏可操作性。事实上,一年多来,领航科技只做着富邦客户的物流方案设计,其独立市场开拓步履维艰。
“从国外物流业的发展来看,市场需求和物流主体的培育很重要。”多年从事物流研究的刘景兴说,现在宁波物流的市场需求已露出冰山一角,物流主体的培育主要通过三方面努力:一是传统运输企业升级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如“大众”,二是从制造业运输部门剥离成为社会物流企业如“富邦”,再一个就是引进境外大型港口国际物流企业。
物流业需要扶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对宁波物流业的发展寄予厚望。不久前,他在我市作的一场《现代物流与物流中心》报告中指出,拥有天然良港的宁波,随着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将成为海陆空立体交通枢纽中心,经过10年到15年的努力,可以建设成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的国际化中心城市。
事实上,早在2001年,市政府就作出了物流业发展的产业规划。最近通过的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明确提出,“以港口物流为重点,以网络信息平台为支撑,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把宁波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东北亚国际物流枢纽和浙江省主要物流中心。”
市场需求的拉动和政府的推动在物流业已经基本形成合力。有关专家认为,当前宁波首先要加快现代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包括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以国务院批准宁波区港联动为契机,发展保税物流等。同时,加快“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以电子身份认证、条形码技术、电子支付和电子数据交换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支撑体系。先期规划的“一主六副”物流园区中,部分已经启动实施,这对宁波物流企业来说是个利好消息。
政策也是物流企业关注的问题。几乎所有接受记者采访的物流公司负责人都提到,宁波物流产业要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现在物流企业鱼龙混杂,不少企业只是运输车队的翻牌,希望政府能出台一个资质标准,并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扶持,毕竟物流在宁波刚刚起步,每一项新生事物在这个阶段都希望政策扶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