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四巨头争锋物流港
2004/2/16 10:14:14     来源:     作者/编辑:
    物流港,北京东南四环一个4.7平方公里的大型综合开发项目,最近正在成为北京地产新闻焦点。而实际上关于这个项目的计划和相关工作,早在人们的视线之外发生,鉴于现代信息社会媒介充当了人们了解世界的途径,确切地说是早在媒体的视线之外发生。
    此地块原是奥林匹克公园的选址之一,后因政府考虑到原有的亚运村基建设施仍然可用于奥运村的建设,最终将奥林匹克公园的选址定于北京亚运村北部,这一抉择带动相近地块的纷纷升值。
    虽然在竞争中落第,物流港仍然成为北京市政府重点发展的项目。
    这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由于北京长期以来发展不平衡的历史决定:鉴于北京南部远远落后于东部和北部,政府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北京南部需要一个好项目:首先是能将周边地区的经济带动起来;另外,此地在地理上处于政府规划的绿化隔离带边上;第三,此地块对面原有一部分物流,可以利用起来形成一个新的物流基地。二是从完善北京整体功能的角度出发,通过建成后的物流港,北京将有自己的出海口:物流港东侧的京津塘高速公路类似一条长长的码头直接延伸至塘沽。
    这个想法的提出已经好几年,后来由政府立项并将此项目交给了北京市政府在香港的窗口公司——北京京泰实业公司开发。此项目涉及近110亿人民币的投资,并不能将之简单看成某个或某几个房地产开发的项目。其4.7平方公里的面积相当于一个小型城区,位置临近北京商务中心CBD,从这两个环节来看,它的规划和开发必会牵涉到北京未来的发展。比如说:极有可能影响到北京产业的结构以及人口分布和投资方向的变化等等。 
    “像这样大和这样重要的项目的规划应该是要公开论证”,一位资深规划专业人士说。但是不知什么原因,媒体对此项目的报道并未涉及这方面的细节。
    不仅未对规划环节有详细报道,就对项目本身媒体的报道也一直处在“低调”中。这可不符合媒体的性格,也不符合京泰物流置业有限公司中两个小股东的历来表现。2002年10月由京泰实业公司发起成立的京泰物流置业有限公司,股份分配比例为:北京京泰公司占60%,嘉里中国占20%,华远房地产公司占10%,SOHO中国占10%。后面两个小股东的当家人不是别人,正是人称掌控北京楼市话语权的两大人物——任志强和潘石屹。
    因此,业内人士猜测:两家大股东掌控了这种“低调”的局势。大股东之一的京泰公司出身政府,历来对媒体都持谨慎态度。大股东之二的嘉里公司是一家在香港公开上市的公司,此前的一年多时间里,由于不满香港股票市场的表现,一直在图谋私有化变局,因为不愿意有一个新项目牵动股民关注,所以也一直对物流港保持低调。
    今年七月,四家股东就物流港内大约160万平方米的住宅建筑面积的开发举行了会晤,最后组成两家公司:由华远和嘉里联合而成的嘉里华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由京泰和SOHO中国组建的京泰新港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并通过协商解决了对这部分开发土地的分配问题。
    但是,两家新公司如何分配土地以及如何建设,在媒体上仍然是个谜。
    实际上,有知情人士透露当时情况为先定下由两家公司均分可开发住宅的面积各为80万平方米。而后在面临如何平分土地质量的时候有了争议。原因是面积虽然是均分的,但是土地的质量却各有不同,有好有坏,靠南边的一块略占优势,北边的稍稍差些,于是,谁也不愿先做选择。问题后来为华远公司所提出的方案解决。华远通过对两块地的交通、景观、阳光遮挡等多种因素进行评估,提出:想拿好地的公司就多交1.6亿人民币给京泰实业开发有限公司。
    七月会议上,SOHO中国这边先定下来,由潘石屹和京泰公司董事长衣锡群和其总经理黎晓宏达成共识,决定拿好地,多出钱。另外两家则协商了很长一段时间,嘉里愿意拿靠近北边的地,而华远则认为,只要是通过解决方案的,就可以得到一个公平的结果。最终,在会议结束之时,双方都如愿以偿:京泰新港城得到靠南的地,上交1.6亿元;嘉里华远得到北边的地,不再多交钱。
    此消息不知何故一直被封锁,直至上周,嘉里率先在香港对媒体发布关于物流港新项目信息。(据悉,嘉里这种举动和上个月集团的私有化改组失败相关。)这周三,华远集团亦正式在京城向外发布嘉里、华远两大公司携手共建物流港中地上面积80万平米住宅区开发的消息。
    有趣的是,在它们发布的新项目信息中,并未提及另一半住宅区开发的只言片语,这不禁让人议论纷纷,将此看成在此地块上,两家开发公司将有激烈竞争的信号。
    尽管SOHO中国宣称并不想硬碰硬地在同一个地方拉开战场,认为在这100多万平方米的地块上,做同样的产品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其董事长潘石屹说:从任志强他们拿地的情况来看,可能他们要走的是一个大众化的路线,这样对他来讲比较安全,他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