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道”频遭“小动作”
2008/5/22 8:52:24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编辑:1
“绿色通道?好像只在今年雪灾时临时实行了1个多月,以前从来没有”;“绿色通道政策是有,但由于它的限重规定,我从没有享受过它的好处”;“我看过别人车上有绿色通行证,但一来好像没什么用,二来我们也不知道该找谁办”……在安徽和江苏的几大农贸批发市场,许多本地的和外地的司机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如是说。
  
  虽然国家明确规定应对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的通行费用给予减免,但实际上真正能享受到该政策的运输车辆少之又少。
  
  不清楚“根据什么收过路费”
  
  多位接受采访的运输鲜活农产品的司机们表示,从未享受过国家的“绿色通道”免费政策。安徽合肥周谷堆农贸批发市场的王师傅说,虽然国家现在部分道路确实对农产品运货车进行通行费减免,但前提是每车限重20吨。“这样我倒宁愿超载了1/3的量,虽然免不了过路钱,有时候可能还要罚款,但合计下来反而会比较划算,因为执行减免费政策的关卡实在太少了。”
  
  “今年年初雪灾时,倒是无论超载与否都实行绿色通道政策。但如果途经外省公路收费站时,我们不主动提,他们并不会主动免收相关费用。”江苏苏果超市有限公司生鲜配送中心运输科科长刘书平对笔者说,“我就是在交了半个多月的钱后,才知道有这样一个临时政策,但人家也不会把钱退回来了。”
  
  据安徽和县皖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总经理杨含军介绍,除了国家政策外,各省往往还有省内绿色通道政策,也有相关部门颁发过省内绿色通道通行证。“但这也是有前提的,即当农产品出现‘卖难’时实行。但‘卖难’如何定义呢?这又是一个很模糊的问题。”
  
  “依据江苏省交通厅、农林厅、扶贫办、公安厅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实施办法》,只要有省内的‘绿色通道通行证’,车辆在经过普通公路收费站或轮渡时免收通行费,这对省内通行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刘书平说,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即该证的办理十分困难。
  
  以苏果为例,全公司共有几百辆运输车,但至今仅有5辆配有该通行证。据了解,该证仅针对苏中、苏北各县及茅山老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数量为国家、省级龙头企业每家5张。
  
  这种各省发放的通行证均实行一车一证政策,不可转让或买卖,且在省际通行时不具效力。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些措施的执行往往也是问题百出。“我这辆车上的通行证就是从一个山东老板手里花200元钱买来的,这边很多司机都买过这个证,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总的来说,过收费站从来没有因此而免过费用。”和县皖江蔬菜副食品批发交易市场的尹师傅这样告诉笔者。为一探究竟,今年4月15日,笔者特地跟随尹师傅的运菜车赴南京市白云亭蔬菜批发市场。路经江苏某收费站时,收费人员照例还要收费,但当笔者向其出示了“绿色通道通行证”后,才被允以放行。
  
  “这种情况从来没有过啊!可能是看到了你们的摄像机吧。”尹师傅大呼不解,并向笔者出示了厚厚一叠直至前几天的缴费收据。“他们究竟是根据什么决定收不收我们运菜车的过路费呢?”
  
  非本省车辆常常受到区别对待
  
  事实上,早在2006年1月15日,全国“五纵二横”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网络就全部开通,该网络直接连通了全国29个省会城市、71个地市级城市,覆盖了全国所有具备一定规模的重要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
  
  今年3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延长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全免通行费政策。对在全国“五纵二横”国道主干线“绿色通道”上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继续免收通行费。
  
  为进一步降低鲜活农产品运输成本,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交通运输部近日发出紧急通知,在全国“五纵二横”“绿色通道”上行驶的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继续实施免收车辆通行费政策,从原有政策截至日期3月31日延长至今年年底。
  
  3月28日,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下发关于“绿色通道”免费通行通知;4月,江苏省政府在盐城东台市召开了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强调,要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截至4月10日,几乎全国各省市都下发了类似的通知。
  
  但是,在这所有的通知中,笔者发现,只有“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才能享受全免政策,而超载明显是被排除在“合法”的范畴之外的。这导致坚持“不超载就亏本”的运输商们根本无法享受该免费政策。
  
  另外,在许多省市下发的通知里,都出现了“要加强对各收费站点执行情况的监督与检查,确保‘绿色通道’政策落实到位”的字眼。加强执法的初衷是好的,但政策有时候会在落实的过程中变味儿。“2006年五六月份,适值初夏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宣传服务  |  联系我们
  • 共建单位:浙江省现代物流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   浙江省仓储行业协会   
    浙江物流网 版权所有2003-2015 浙ICP备0502774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575
    物流服务热线:400-8866-156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