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CEO对物流行业现状及前景预测
2006/6/13 11:53:43     来源:     作者/编辑:
      在过去的2002年,全球经济逐渐复苏,但这种复苏并没有给3PL(第三方物流企业)带来福音,物流行业依然备受寒冬的煎熬。许多3PL都希望实际的目标与预期的利润目标一致,而为了达到这种理想状态,他们不仅在扩展服务内容和投资新技术上面临压力,而且还必须扩大业务的地理范围。
      在此次调查中,一共有20家公司的CEO参加了调查,这些公司分别是美集物流(APLLogistics)、Cardinal物流、Caterpillar物流、C.H.Robinson公司、DSC物流、Eagle全球物流、英运物流(Exel Logistics)、GeoLogistics物流公司、Landstar公司、Menlo物流、Penske物流、Ryder公司、Schneider物流、Sirva物流、天美百达集团(Tibbettand Britten Group)北美公司、TNT物流、Transplace.com公司、UPS供应链解决公司(UPS Supply Chain Solutions)、USF物流公司、USCO分拨服务公司。
      一、营业额 
      2003年度调查中关于3PL营业额的问题:1.公司在过去一年中运营营业额;2.原有客户和新客户在促进营业额增长方面的作用;3.未来3年并购对营业额增长的作用。
调查显示,新客户带来的营业额所占比例从10%到75%不等,平均为41%;由原有客户带来的营业额增长所占比例从25%到90%不等,平均为59%。3PL的CEO们预测,未来3年内,来自新客户的营业额所占比例从30%到80%不等,平均为52%,来自原有客户的营业额占20%至70%,平均为48%。
      受访者同时预测,未来3年,由于合并带来的营业额增长所占比例从0到70%不等,平均为15%,而上一年度的这一调查结果为9%,但仍然低于2001年的23%。
相反,这些CEO们预测,来自内部业务的营业额将占85%,其中,6位CEO认为未来3年,他们的业务增长全部来自企业内部,而非兼并。
       二、国际拓展
       本次调查显示,各家3PL业务的地理覆盖范围大不相同。调查中,除了英运公司、天美百达集团和TNT物流公司这3家总部位于欧洲的公司外,其余公司都在美国以外的地区有业务。另外,USCO物流公司已被总部位于瑞士的德迅公司(Kuehneand Nagel)收购,美集物流公司则为新加坡东方海皇集团(NOL)所有。这充分显示了3PL行业的全球化趋势。
      为了解国际业务在3PL公司中的地位,调查要求CEO给出2002年公司的国际业务和美国国内业务在总营业额中所占的比例。调查结果显示,来自美国市场的营业额所占比例从20%到100%不等,平均为69%;CEO们预测到2005年这一比例将降至65%,这主要是由于总部位于美国的3PL公司国际业务的不断拓展,以及公司的物流合同越来越趋向国际化。
      未来几年中,欧盟成员国的数量将会增加近一倍,由于本次调查中涉及的企业大多数还活跃在欧洲市场,因此本次调查专门就欧盟东扩对企业所带来的机遇以及企业的市场进入战略进行了询问。其中,两位CEO表示东扩对他们的公司“非常重要”,5位认为“重要”,8位认为“不重要”,还有几位CEO表示,自己的企业正跟随现有的客户进入东欧市场。那些认为“重要”或“非常重要”的CEO看重的是东欧地区带来的市场机遇,而跟随客户进入东欧市场的CEO认为,东欧地区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不仅是吸引制造企业和零售企业进入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有助于刺激经济增长,从而催生出一个中产阶级。也有CEO认为,欧盟东扩将使企业有机会把它们已经在西欧地区建立起来的广泛网络拓展到新市场。
      鉴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其加入WTO,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是全球生产基地,而且还给美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调查的20家3PL中,11家企业目前在中国提供3PL服务,其中3家公司是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进入中国,6家公司则是最近两年才进入中国市场的。目前来自中国市场的营业额所占比重还非常小,2002年的平均水平仅为2%,但这些公司预计到2005年可达4%,其中4家公司预计会超过10%。
      关于3PL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决策,调查发现,最普遍的做法是与一家中国企业结成业务联盟。其中有7家企业采用的是这一办法,3家公司与中国企业组成合资公司,1家公司使用的是直接投资战略。
      在这些CEO看来,中国市场上最主要的发展趋势是政府对贸易控股权的放松及中国经济的增长,有4位CEO认同这两点。
      另外,中国生产能力的扩大、运输基础设施改进、业务流程西方化,得到两位CEO的认可。此外,被调查者还提到中国国内购买力提高、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中国企业<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