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获批:杭州经济再逢春?
2005/7/1 8:42:53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作者/编辑:

“走下湘湖,穿过一段并不漫长的隧道,便是西湖了。”

  2005年6月上旬,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消息,让这句颇具浪漫色彩的话语,有了成为现实的可能:经国务院批准,该部门印发《关于审批杭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请示的通知》。反复申请立项达20年之久的杭州地铁规划,终得中央认可。

       根据规划,杭州轨道交通线网由8条线组成,总长278公里,设154座车站。2010年将建成地铁1号线一、二期工程和2号线一期工程,线路总长82.2公里,初步形成轨道交通网络骨架。湘湖和西湖,正好处在1号线上。

  地铁的建设预示着杭州大都市时代的来临,杭州市副市长杨戌标断言:杭州将从“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单核城市,向“一主三副”的大都市形态发展。

  后2010愿景

  未来杭州轨道交通分成三个层次:2010年建成82.2公里线路,2015年达到114公里,2050年8条线路全部完成

  “听说了,这是好事。”6月24日,文三路与莫干山路交界附近,市民张先生对记者说,“已经说了好多年了,希望这次是真的。”

  这件事确实说了很多年。2002年10月,因全国各地纷纷上马地铁,国务院下文暂缓广州、沈阳、上海、杭州等城市的地铁项目审批。随后,杭州人关于地铁的议论少了很多。

  议论少了,但杭州并未停止。一方面,杭州人反复修改上报《杭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另一方面,从2003年12月26日开始,杭州地铁试验段秋涛路站正式动工,2005年3月30日,该站250米长的东区顶板浇铸完毕,2005年底将全部完成主体工程,进入装修阶段。

  根据规划,未来杭州轨道交通分成三个层次:2010年、2020年和2050年。2010年建成82.2公里线路,2015年达114公里,2050年8条线路全部完成。据说,8条轨道线路,枢纽型放射状的轨道交通线网形态,表达着“以换乘枢纽为中心,交通走廊为主体,以城市发展方向为视野”的理念。

  据杭州市地铁集团董事长周和根介绍,根据客流等诸多因素的分析,未来杭州地铁将选用B型(2.8m×19m)轨道交通车,比目前上海地铁的车型稍窄,长19米左右,宽2.8米,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可达80公里/小时,运行速度35至38公里/小时之间。

  记者从杭州市有关部门获悉,先行启动的1号线和2号线项目,最快将于2006年底至2007年初开工。“如果一切顺利,杭州整个规模巨大的轨道交通工程将提前至2035年竣工。”杨戌标透露。

  杭州整体的地铁规划,也透露着杭州城的未来走向。根据杭州市规划人口,市区(包括萧山余杭)城市人口2020年为445万人,中心城区用地规模从2000年的205平方公里扩大到2005年的256平方公里,2020年将扩大至370平方公里。

  民资怎样参与

  杭州地铁1号线建设初期主要以政府财政投资为主,以降低项目风险,但现在已经开始向社会招徕资本

  项目获批同时,另一个问题摆上桌面:造地铁的钱从哪里来?

  很显然,完成项目,需要一笔庞大的资金。就连杨戌标也表示,这么大的资金,对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杭州而言,“也不是一个轻松的数字”。

  这个数字到底有多大?据杭州市规划局副局长何明俊介绍,一般地铁工程造价为地下每公里6亿至7亿元,高架每公里3亿至4亿元,地面每公里2亿元。而且不包含因拆迁、征地等所产生的费用。专家预测,8条线路总投资大约要1000亿元。并且,政府表态,官方不期望通过票价来盈利。

  据杭州金融人士猜测,首先考虑国家开发银行,因为该银行一般发放中长期贷款;其次是银团贷款,即由多家商业银行联合贷款;发行债券是国外一些地铁的运营方式,但国内由于审批时间较长并且发行长期债券较为困难,这种方式不大可能被采用;也可能选择信托产品作为中短期的融资补充。

  这些猜测,据记者了解,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可取性。据了解,地铁1号线,总投资约20亿美元,其中信号、供电等部分技术和设备需从国外引进,需利用外汇1.3亿美元左右。在杭州计委的建设规划中,一号线资金来源曾被简单划分为两块,市财政出102亿元,银行贷款50亿元。“此前的试验段完全由政府买单,接下去的地铁线路可能引入社会资本。”杭州市发改委一官员说。

  民间资本进入,被视为一个合适的选择。浙江对此已有先例。沪甬跨海大桥118亿元总投资,由17家民营企业组成的民间资本占股50.25%,其中杭州的宋城集团持股17.3%,是最大的民企投资方。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后来有宋城撤资的传闻,但并不影响这种模式在杭州地铁建设中的选择。

  事实上,杭州地铁1号线已经开始向社会招徕资本。记者从杭州市轨道交通筹建处了解,1号线建设初期主要以政府财政投资为主,以降低项目风险,“带动和引导外资等其他投资主体的进入,使地铁项目建设资金充足,滚动发展,以利项目的建成和运转。在利用外资方面可采取多种合作形式,直接利用外资或间接利用外资”<”<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