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城重庆,有一家立足于服务专线物流的物流园区,这就是拥有九处物流园区的勤牛系物流园。勤牛系物流园区总占地面积达到728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拥有租户700家,园区内线路覆盖了重庆及全国各地。

图:重庆勤牛物流董事长陈协洪
“从2006年我进入这个行业,就爱上了这个行业”,勤牛董事长陈协洪说到:“勤牛现在的主营依然是专线货运园区,我们要做的就是真正为专线企业服务,帮助他们做大做强!”
供应链管理解决全链条服务
陈协洪说:“专线选择园区是要考虑综合成本的,其中包括租金、人工和设备成本、物流转运和配送成本等,园区要做的就应该是全方位服务为专线企业提供方便和降本。”
经过十年来的发展,勤牛系物流除了提供专线货运园区,还包括仓储配送中心,勤牛一直致力于用供应链模式来解决专线企业发展痛点的方向去做。
2013年7月,重庆市勤牛物流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一家专注于为园区提供配套服务物流配送的公司,宗旨就是帮助专线公司解决配套服务的问题。
2016年初,重庆骏诚勤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之后开发了“勤牛货巴”城市共同配送公共信息平台和“智慧云仓”公共仓储管理平台,努力通过运力平台推广新能源货车,逐步完善勤牛供应链体系。
勤牛现在要做的就是利用园区内的专线商家资源和勤牛供应链平台优势,努力打造一张重庆主城及城乡三级物流网络。重庆三级共配网络流通顺序是:主城一级物流分拨中心→区县二级公共中心仓→乡镇社区末端网点。
陈协洪说到:“要做到共同配送,首先要做到共仓。想要共仓,就需要降低租户的综合成本。用货架的方式降低租赁成本,用机械化降低人工装卸成本,用智能化降低人员库管成本,用三级统配网络降低配送和转运成本。园区用集约化的方式解决专线发展中的痛点,这样专线企业才有可能专心去做好自己本身的业务了。”
园区发展需要行业间联动
“只有解决好上游工业商贸行业与下游专线物流行业的问题,才会更好的开展物流园区运营工作”,陈协洪说到:“物流企业的发展不仅要考虑行业内的因素,还要考虑行业间的联动。”
陈协洪认为现在工业、商贸业物流解决方案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物流市场环境不规范,监管力度不强,货物及资金风险得不到保障。
2)专业市场外迁,物流配套不成熟,物流线路覆盖不全,严重影响发货。
3)合适的物流难找,全网型物流成本高、个性化服务不强,专线物流太复杂难管理,三方外包物流成本高。
勤牛积极开展行业间联动合作,通过与各行业协会或者专业市场合作搭建供应链管理平台,共同解决商贸行业内物流问题以及优化完善专业市场物流配套。
勤牛提供工业企业供应链解决方案,帮助工业企业降本增效,有效融资,从整个供应链环节上来对企业进行优化,包括金融方案、仓储方案、物流方案、供应解决方案等,以此为广大诚信优质的专线公司对接更多货源。

图:重庆汽摩配行业合作项目

图:重庆食品行业合作项目
通过园区联盟发挥集合效应
虽然勤牛成为重庆当地代表性的物流园区,但是陈协洪认为:“在当地,你的园区哪怕有些口碑,但也不能产生多大的价值,如果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把全国各地的零担物流园串联起来,才会产生非常大的服务价值。
运联传媒“中国好园区”项目自年初正式启动以来,陈协洪就一直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他是这样说的:“中国的市场不缺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不缺资本、不缺IT技术、不缺园区资源、专线资源、客户资源、运力资源,缺的就是整合的有效方式。其实这个整合方式很简单,就两个字: ‘分享’,这也是勤牛一直以来的发展理念。”
陈协洪向记者表示,做园区联盟最难的一件事就是把大家思想做通,把这些人撮合在一起。现在的任务就是首先从21个物流节点城市入手,对当地的园区市场进行考察,对当时的园区进行筛选。记者了解到,这也是运联传媒“中国好园区”项目一直在做的事情。
陈协洪向记者描述了园区联盟建立之后的景象:“园区管理者首先要有‘让’的格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打造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最终会建立像客运站场那样的互联互通全国物流园区网络服务平台。只有这样,专线和园区的社会价值才可以发挥到极致。”
关于园区联盟选择的标准,陈协洪是这样说的:首先园区的性质需要是专线货运园区;其次园区的规模、位置、体量在当地应该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并且要摸准当地市场的特性;第三就是要考虑园区业主的格局,要有认同园区联盟的发展思路,要有包容和分享共赢的格局。
未来小微专线物流企业会长期存在,市场的发展将对专线企业带来各种严峻的考验,同时也会推动这些企业不断进步、自我优化。“因此我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园区联盟上,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真正为专线的发展壮大找到出路。”
来源:运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