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物流装一个“聪明de大脑”
2016/11/15 10:55:36     来源:中国水运报     作者/编辑:浙江物流网
11月6日,苏州的市民刘宁上苏宁易购买了木瓜、提子等水果,第二天,快递员便将货物送到他家门口。感慨苏宁物流之快的刘宁并不知道,这些都得益于苏宁智慧物流体系的打造。
  亚洲最大的智慧物流基地苏宁云仓近日揭开面纱——建筑面积20多万㎡,一共分为5个仓库。从入库、补货、拣选、分拨到出库,苏宁云仓实现了全流程的智能化。
  目前,智慧物流的时代已经到来,那么什么才算是真正的智慧物流呢?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认为,企业从制造端、从物流服务端三端发力降低成体运行成本,降低整体运行成本需要把端点很好的衔接起来,衔接技术是信息化,信息化的核心是智慧物流的重要支撑。
  苏宁创新物流“黑科技”
  你想象中的物流基地是什么样?估计很多人脑中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包裹堆积成小山,工作人员手忙脚乱、不停地给包裹分类。
  但是,在苏宁云仓,笔者看到的却这样一幅画面:带着精准的身份信息,商品、料箱从传送线到达打包台,打包台会给包裹贴上“面单”,上面有包裹的目的地信息。之后,包裹进入高速运转的交叉带分拣机,被分拣机两侧的扫描点自动扫描、识别,直达分拨中心目的地,存储、拣货出库和运送,过程全部自动化;“货到人”拣选工作站有作业人员操作,只要按工作站给出的灯光提醒取货就可以。
  在这个整体智慧物流系统里,苏宁自主研发了电商行业第一家物流控制系统——指南针,既有高密度的自动存储系统,有托盘的存储系统,有高密度的存储系统,也有SCS系统等,组成智慧物流不可或缺的元素。
  苏宁云仓,也让苏宁成为电商行业内第一家应用规模化“货到人”系统的公司。
  “新零售”时代需要“新的智慧物流”
  互联网的新零售时代,这是电商行业近期的一个热词。以苏宁云商为代表的互联网新零售,借助线上线下的多场景体验和感知,正在全面逆袭纯电商。苏宁物流集团副总裁姚凯说:“苏宁提出互联网转型很多年了,目前已经彻底打破了线上线下的壁垒,完全融合。消费者可以选择线上线下,对物流也提出了满足多场景服务的要求,如今,如果没有多场景服务的能力,将会被淘汰。”
  多场景下的物流平台怎么做?第一、对合作伙伴,必须提供极致服务;第二、对于消费者,就一个字“快”。
  “智慧物流”就能从这两个维度实现多场景的服务能力。苏宁物流集团副总裁姚凯说:“苏宁云仓应该用三个词形容,就是自动化、数据化和规模化。
  “智慧物流”初露端倪
  “在大规模生产的机械类制造企业中,加工1吨产品平均搬运量高达60吨次以上,从事搬运贮存的工作人员比例占全部工人的15%到20%,在物流环节,它的增值活动仅占生产和经营活动总和的5%左右。”在10月22日举办的世界机器人大会智能物流与机器人应用论坛上,广州远能物流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长松算了一笔账。他认为,传统物流方式使企业耗费了大量等待时间,这成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拦路虎”。
  目前,我国物流运输行业正积极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不断推进传统模式的升级优化。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丁俊发表示,智能物流应当放在城市发展的优先位置,城市的生产建设与居民生活都离不开物流。由于物流市场不规范,物流运作不集约,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造成交通拥堵和生活质量的下降。
  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带来物流业务量大幅攀升,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不断消失、土地人力成本的快速上涨,具备搬运、码垛、分拣等功能的智能物流机器人在规范仓储管理、提高物流效率等方面的优势日渐突出,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
  “截至今年6月份,京东的库房面积已达520万平方米,负责仓储和配送的人员超过10万人,而且还在以成倍的速度增长,传统依靠人力工作的物流方式已经无以为继。”中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京东“亚洲一号”项目总监王银学说,机器人技术在智能物流领域的应用正逐渐普及,先有阿里巴巴菜鸟ET物流实验室研发的末端配送机器人小G诞生,后有京东自主研发的中国首辆无人快递配送车进入道路测试阶段,同时京东的自动分拣机运作已步入常态,“一套自动化设备就能省下300多人的劳动力成本,智能物流也使得企业运输能耗更低、运行更加准确”。
  作为先进制造业的支撑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新兴产业,智能机器人还将成为仓储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唯品会高级副总裁唐倚智认为,“通过决策系统发布工作任务,依靠智能化设备完成工作,仓储中简单重复的劳动完全可以由机器人代替,并通过自动化设备与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完善,实现一体式物流仓储管理”。
  不只是工厂车间,机器人也让智能物流进入农村。迅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章磊介绍,不久前中国邮政联手迅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通试运行一条从浙江安吉县杭垓镇到七管村的邮路。七管村地处较为偏远的山区,这条路段平日邮件量虽不大,但单次邮车送货的成本却很高,从镇上开车过去单程需要半个多小时,若采用无人机完成全长10.5公里的载货飞行,只需要不到15分钟。
  “一开始单纯通过GPS定位,无人机并不能清楚地找准门牌,其视角由天入地,需要考虑强光照射、阴天等多种天气情况,经过反复试验和视觉定位调整,才能自主寻找适合着陆的安全区域完成配送。”说起产品研发的难点,章磊仍记忆犹新。
  如今,这款拥有胖机身的无人机物流产品能够满足大重量载荷的要求,并搭配电源管理系统,提升能源效率,突破空间阻隔,给人们带去便利。“人类社会百公里内的航空运输经济和社会价值很大,通过智能技术手段,我们能够开拓的潜力非常巨大。”章磊说。
  大数据让物流变得智能化
  当前,一些物流公司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来进行消费前置预测,以此来设置“前置仓”,极大地提升配送效率。
  什么是前置仓?前置仓这个“前”字的关键意思不是距离,而是时间,能在时间上先于你的消费,把你要的货提前放在那里的仓才叫前置仓。没有了大数据的预测,在城市里布再多的网点,那也不是前置仓,那就是仓。有了前置仓,再加上末端的即时物流能力,才能满足用户的快速需求。
  借助前置仓的理念,宅急送在今年6月份向市场推出了云微仓新的快递模式。宅急送高级副总裁汪映极说,“我们是把新的快递模式引入到快递市场来提升我们的速度”。
  云微仓就是依托快递公司现有的配送站点,根据大数据分析,提前把货物铺到每一个消费者身边。消费者下单,宅急送从微仓里拿到货2至3小时就给用户送到。提前把货放到千千万万消费者身边,就要靠互联网的大数据思维。
  云微仓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宅急送打造的云微仓不仅是宅急送自己的新产品,而且是一个平台化的新型商业模式。在宅急送的云微仓平台上,有指定的客户,还有加盟商。
  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对车货匹配效率的提高也是物流智能化的很好例子。
  运满满正是一家这样的企业,将人工智能引入物流业。运满满创立的人工智能调度系统,利用机器的深度学习能力将物流效率提升到新高度。
  运满满总裁苗天冶表示,基于人工智能,运满满为物流界带来三大改变:一是有效降低了中国公路物流的空驶率,2015年将中国公路物流的空驶率降低了10%。二是构建和完善物流的诚信体系,其设立了中国干线物流市场最大的司机诚信数据库。三是运力利用率也得到提升,2015年该平台上司机的月行里数已由9000公里提高到11000公里。
  据了解,运满满上线3年,平台运力已经覆盖全国的路网节点,用户规模覆盖干线整车领域90%的货源信息和超过72%的重卡司机数量,活跃用户过百万。
  “互联网+”概念或带来巨变
  提及打造智能物流体系,就不得不从大数据入手,一套系统的物流数据库对于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地区繁杂的物流资源尤为重要。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曾表示,物流市场的运营主体小而散,运营环节多而杂,粗放经营模式还占相当大的比重,物流基础扩张较快,但是线路与节点之间整体的效能还有待发挥。物流运营的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程度还不高,创新发展动能不足。
  据济南经信委交通物流处处长夏庆介绍,济南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在出台物流规划之前,首先做得工作就是掌握全国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物流大数据,以此分析本地物流行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再制定相应发展思路。
  由此可见,掌握大数据是智能物流建设的第一步,同时利用大数据在商贸流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也是推进智慧物流的根本手段,包括如何同样在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运输的情况下提高装载率,减少高速公路无效的车辆流动。
  无独有偶,物流企业尤其是物流园区也在通过大数据分析开始转型。目前,盖世物流正在通过智慧化物流园区管理系统,采取软件运营的方式服务于物流企业,加强和普及入驻园区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同时,盖世物流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通过对系统数据分析提取有效数据为各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有效依据,从而实现物流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打造智慧化物流园区,推动实现园区公共服务一体化、经营管理标准化、物流作业自动化、配套支持智能化,从而更好地为园区内入驻物流企业、货代等物流供应链各环节提供信息化综合服务。
  结合智能物流,济南今年还重点实施了一系列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工程,例如,盖世集团国际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完成,实现省内及省外部分城市的网点铺设;济南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成网购保税进口平台。同时,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功能也日趋完善。城市共同配送公共服务平台今年上线运营,成为省内第一个在物流及配送的“最后一百米”相关领域投入市场运营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在当前国内市场,国有大型企业大多自建物流体系,新兴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产品,是当前第三方物流的主要市场。外商参股及独资企业等大型外企公司,是目前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重点,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据调查,其占据目前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近85%的收益。
  在这样的形势下,“互联网+”的概念充斥物流产业将使其产生巨变,由于互联网新经济带来的需求碎片化和多样化,现有物流模式很难满足,必然催生新的物流模式。有业内人士表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推动物流业乃至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说白了,这就是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
  敢想敢做 创造奇迹
  风筝是孩子们的玩具,而富兰克林却想到用风筝去捕捉雷电。这是物理学家异想天开的小尝试,却为人类开启电力时代的大门。就像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也是打开未来发展大门的“钥匙”。
  如今,智能技术迭代创新,“大数据”“云计算”刚刚为信息化打开一扇门,“互联网+”计划就引领出一条“跨界融合”的新路……时代瞬息万变的十字路口,各行各业都在寻找这把可以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对于交通物流来说,更是如此。从自动预测、提前备货的前置仓,到用无人机送农村包裹,“智慧物流”让我们看到想象力创造的奇迹。可以说,在以“创新”为主旋律的互联网时代,每个抓住顾客痛点、连接需求的新想法、新品类、新模式,都可能蕴藏着新的商业价值。
  不过,正所谓“十个想法不如一个行动”,在大胆想象的基础上,还需要付诸真刀真枪的实践。物流行业本就由纷繁复杂的诸多环节所组成,哪一次思维的火花可以擦出燎原之火?哪一条曲折的路径最终通往成功的彼岸?没有人可以预知。唯有敢于想象,敢于尝试,才能于纷繁中找到出路。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物流网微信公众平台zj56156)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