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北平湖横塘桥水上服务区内艳阳高照,30余艘散货船有序停放在服务区内进行岸电补给。新建的新能源船舶绿色充电桩设备正在陆续进行优化调试,高大的充电桩和船舶识别系统AIS基站矗立在服务区北侧,格外引人注目。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长三角航运绿色转型加速,新能源船舶的规模化应用已成为内河航运发展的必然趋势。平湖作为“航运浙江”版图中“Y”字型航道网北部重要的出海口,横塘桥水上服务区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前瞻性规划,正积极转型为长三角区域新能源船舶综合补给枢纽,这一举措不仅将推动区域航运低碳化,更将为全国内河绿色航运体系建设提供示范样本。
平湖市地处长三角经济最发达的沿海地区,位于浙北航道网与上海、苏南内河运输线的交汇处,年船舶通行量超50万艘次。综观长三角内河航运体系图和“航运浙江”蓝图,平湖横塘桥水上服务区区位优势与战略优势十分明显。横塘桥服务区作为长三角航道网中船舶补给的重要节点,其新能源综合补给枢纽建设具有天然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随着海河联运的加速发展,横塘桥水上服务区显得越发重要。该服务区覆盖了杭平申线、乍嘉苏线等长三角骨干航道,辐射200公里范围内新能源船舶补给需求。在浙江省“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内河船舶清洁能源化大背景下,平湖市横塘桥水上服务区凭借绿色航运政策大背景,最大程度实现政策红利叠加。
目前,该服务区于2025年3月前完成新能源船舶充电桩建设1处,已配备大功率直流快充设备,能够满足65米级新能源船4小时快速补给。对已建的23处充电桩增加智能变频岸电系统,实现岸电升级,为船户提供生活用电服务。同时引入“船讯网”平台,建设船舶识别系统AIS基站1处,在数字赋能智能管理的同时实现三大功能:今后可通过AIS数据提前预测船舶到达时间,自动分配补给泊位,实现动态调度;在近几年船舶能耗数据管理和油污水、生活污水收集记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大数据技术管理船舶能源消耗数据和油污水及生活污水回收管理,形成能耗报告和航道污染物回收报告。
未来,该服务区在新能源船舶绿色补给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多种能源协同供应体系将成为新亮点。浙北平湖横塘桥水上服务区打造长三角新能源船舶综合补给枢纽,其意义已超越一般意义上的服务区软硬件升级,其本质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在“绿色航运”体系中的具体实践,也为“航运浙江”建设作出了全新实践。随着2025年长三角新能源船舶普及率突破20%的预期,该服务区有望成为全国内河“零碳航运”的标杆示范服务区,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