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十二五”邮政行业标准化
2011/8/12 16:38:33 来源:浙江物流网 作者/编辑: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邮政行业开拓创新、转型升级,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时期。而标准作为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作为加快转变行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科技手段,其重要性将会更加凸显。
深刻认识“十二五”时期邮政行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从行业科学发展的要求来看,标准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国家邮政局在《邮政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深化邮政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增强服务能力,健全保障机制,满足社会需求,推动公共邮政服务均等化,促进快递大发展上水平”。这一指导思想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要加强标准对行业的支撑作用。要进一步完善邮政普遍服务标准体系,科学制定服务水平标准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缩小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的服务差距,实现普遍服务水平的整体适度提升,同时也为政府和社会开展服务质量监督提供技术依据。
二要加强标准对行业的引导作用。快递要大发展、上水平,关键是要依托综合交通运输等平台,加快与制造业和电子商务等关联产业的融合联动、协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标准作为提高行业和企业之间协同发展的技术手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十二五”时期,全行业要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转变,为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保障。而标准化作为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基础,其重要性将更加突出。
(二)从服务用户、建立服务型政府来看,标准的作用将更加深远。
中央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并将此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邮政和快递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满足用户不同层次和不同个性的服务需求。在此过程中,标准的作用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一是政府在行使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中,无论是质量评价、市场准入,还是认证认可、服务监督,都必须以标准为依据,以标准为基础。加强管理,除了要依靠国家法律和部门规章,还要充分发挥标准作为技术法规的重要作用,通过设置技术门槛,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
二是市场经济蓬勃发展,老百姓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也更加关注标准。一旦发生服务热点、服务纠纷等问题,例如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老百姓首先要问“有没有标准”,标准是否合理适用,能否为保障公民安全和权益保驾护航。由此可见,人民群众对标准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要求也越来越高,标准的影响和作用也就更加深远,而负责制定和审查标准的相关人员,肩负的责任也就更加重大。
(三)从自身发展来看,加强行业标准化工作的要求更加紧迫。
政企分开后,邮政行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近5年来,我们共发布实施了1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些标准在国际国内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得到了国标委的高度认可。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国家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分不开,同时也是各位专家辛勤努力的结果。但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虽然在“十一五”期间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邮政业快速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邮政业标准体系尚需进一步修改完善;邮政普遍服务领域,众多标准标龄偏长,亟待修订;快递服务领域,标准数量还不多,不能满足快递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部分标准的实施力度有待加强;标准化人才严重不足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以更好的适应行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无论从行业发展、服务用户,还是从自身发展来看,标准化工作是越来越重要,必须要抓紧抓实。因此,各级领导和相关人员一定要更加重视,把标准化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更加奋发有为地做好各项工作。
标准化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协调发展
“十二五”时期的邮政行业标准化工作,必须深刻认识国内外新形势、新特点,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大局,实现协调发展。对此,我认为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突出重点。标准化工作既要服务邮政普遍服务领域,又要服务快递服务领域;既要开展基础类标准研究,又要开展应用类标准研究。任务很重,内容很多。为此,一定要把握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重点,集中突破。在普遍服务领域,要围绕“推动公共邮政服务均等化”这个目标,拓宽《邮政普遍服务》标准,重点研制边远地区的普遍服务标准和服务基础设施等标准,规范设施设备配置,把标准覆盖范围扩展至边远地区,确保各地用户享受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邮政普遍服务;在快递服务领域,要围绕“促进快递大发展上水平”这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