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青建起物流集散中心 一天能吞吐15000只包裹
2005/4/20 9:00:02     来源:     作者/编辑:
19日早晨,记者来到四季青特色街区,映入眼帘的场景是:运货车辆,车水马龙,街道拥堵。在这个不大的区域内,每天需要周转的服装包裹超过万只,人们常常能见到一些十分破旧的运输工具穿梭街头,拥挤不堪。然而,这种效率低下的落后物流状况不会再延续多久了。
   记者了解到,在政府的倡导鼓励下,根据我市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目前,四季青特色街区的一个物流集散中心建设已基本完工,即将启用。届时,该中心不仅会在降低服装经营户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上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会给特色街区带来整洁的街容。
   服装市场繁荣物流落后
   四季青特色街区每天进出货物包裹在10000—15000只,旺季达15000-20000只。卸货或装货场地,有的在停车场,有的就在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目前,整个街区有大小货运公司30多家,共有打包工和拉包工1000多人。市场内大部分货物进出,都靠这些货运公司和拉包工的上千辆手推车来往返配送。
   由于历史的原因,特色街区停车泊位、物流配套场地供需矛盾突出,导致流通货物占道堆放严重,影响交通和市容。同时,没有统一的物流配套服务,造成众多托运部门各自为战,争抢货源、抬价压价。显然,引入现代物流业,将从根本上解决四季青服装特色街区由来已久的货物集散、托运管理等种种顽症。
   集散中心配送“一条龙”
   据四季青特色街区管委会介绍,物流集散中心位于解放路与秋涛路交叉口,占地30多亩,共有8大功能:8000平方米的服装存储室,2000平方米的货物集散区,5000平方米的停车区,300平方米的公用打包区,500平方米生活服务区,1000平方米的办公区。总之,该“中心”改变了传统的物流重复进、出、装卸、搬运的经营模式,形成了现代物流集散、配送的经营模式。
   集散中心将开设全国各大城市的货运线路,包括航空、铁路、公路及水路。为了方便经营户,集散中心将开设临时服装存储业务,解决经营户的仓储难,平均日吞吐量为15000只大小不一的服装包或其他商品。同时提供个性化服务及24小时全方位监控,实现包裹、配货、打包、分流一条龙服务。
   降低经营户50%物流成本
   有了物流集散中心,进入街区的包裹直接卸在物流管理中进行分类,大部分包裹可直接进入打包场或存储室,零散的包裹及样品采用统一配送车辆,这样将大大减少物流环节和运营成本。同时,在市场内从事商品打包、搬运的工人也将大大减少。
   江干区商贸旅游局局长杨渭贤告诉记者,四季青物流集散中心的作用,概括地说就是规范物流秩序、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据了解,四季青经营户都是现代物流的受益者。现在,每天运来的服装包,经营户要请拉包工搬运,每个包要支付5元的“搬入费”;从市场运出去,又要支付拉包工5元的“搬出费”。如果经营户发出三个包的货,就要支付拉包工15元,进出总共支付20元。若经营户自己租用仓库,除了要交不低的租金外,还要承受不低的租车运货等开支。据物流集散中心测算,经营户通过“中心”的一条龙服务,其物流运作成本将下降50%,一年下来减少的支出十分可观。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