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是管理变革的手术刀
2004/1/14 11:26:27     来源:     作者/编辑:

    记皇上皇肉食制品厂ERP系统信息化建设纪实
    从手工管理到计算机管理,不仅仅是一个操作方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要对企业的传统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进行洗骨伐髓般的重新梳理。通过对管理流程的再造,使之更加规范、顺畅;通过对管理手段的提升,使之更加先进、高效。 
   因此有人说,信息化好比是对企业管理进行一次大手术、大换血 
   “皇上皇”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老字号。皇上皇“金冠”牌腊味素有“腊味之王”优质名牌的美誉。其生产厂家——皇上皇肉食制品厂是具有相当生产规摸的全国肉制品行业的骨干企业,是从“前店后厂”的作坊式加工场发展为拥有亚州最大的太阳能腊味焙房的省级先进企业。生产的腊味产品天然生晒、以其色泽鲜明、美味可口、衣脆肉嫩、质量上乘和独特的广式风味,饮誉全国及海外市场,盛名远扬,成为老少咸宜的佐餐及送礼佳品,是广东著名的风味特产。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皇上皇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选择了“创名牌、促效益”的发展道路。在竞争中强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依靠科技进步拓展生产经营空间。腊味品种由原来的十几个发展至今,已研制出高、中、低档近100多个品种;还生产有中西式方便食品及包点、雪糕冷饮、月饼、粮油制品及猪肉脯类等食品系列。“金冠”牌一级腊肠及一级腊肉自1981年起连续保持“国家银质奖”,年产值达到4亿元。 
     1997、1998年皇上皇先后荣获了“广州市名牌产品”及“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并创下广东省优质产品行业评比第一名的佳绩。同时,他们还连年获得市技术监督局颁发“信得过”产品证书、“广州市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中国食品协会颁发的“全国食品行业名牌产品”称号、“全国食品工业科技术进步优秀企业奖”;还有国家国内贸易部颁发的“全国商办工业重点支持和发展品牌”等荣誉,并通过了ISO9001——2000版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在广州食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下,皇上皇肉食制品厂扩建了磨碟沙新厂,除保持具有技术专利的“复合式太阳能焙房”设施外,还引进了先进的配套设备,生产流程布局合理,机械化程度高,为皇上皇规摸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的不断提高,皇上皇的管理运行效率却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要求。手工管理的诸多弊端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越来越凸现。采购、生产、物流、销售、财务等各个环节的衔接运行速度渐渐出现滞后,对企业发展的阻碍也越来越大。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展,手工管理的弊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企业管理的各项业务中,部门间的协调、信息的共享等问题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一大瓶颈。面对这一情景,企业的领导者们意识到,手工管理已经难以支撑和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管理的变革已刻不容缓。 
    手工管理 病痛多多 
    从“前店后厂”的作坊式经营模式发展而来的皇上皇,一直以来都是采用手工方式进行管理的。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近年来,公司也先后采购了一些计算机设备和管理软件,对财务部、供销部、包装车间等部门进行计算机管理代替手工管理的改造。但库房、腊制车间等大多数部门仍然采用的是手工管理方式。即便是采用了计算机管理的部门,也并没有完全实现微机管理。 
   例如财务数据一部分是由电脑统计,另一部分则是通过手工报表的方式传递上来的,由财务部门重新录入电脑。这些数据已经经过了几道工序,准确度大为降低,经常需要进行人工调账。而且,财务、供销、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计算机不能共享,各人做各人的账,既无法相互制约,更谈不上严格控制。 
    由于各系统之间相互独立,统计数据也不能及时汇总,销售和总账通常是一周汇总一次销售统计表,然后再在总账模块重新录入凭证。库存管理也是将所有出入库单据一周汇总一次,然后由财务人员在总账模块重新录入凭证。这样一来不仅谈不上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还大大增加了。但相比手工操作而言,这些问题还只是小巫见大巫。 
   就拿销售部来说,业务越做越大,应收账款也越来越多,但针对每个业务员或每个客户的销售情况和信用额度的控制都是通过手工账进行管理的,只能等到财务部门的报表出现才能知道。而该收的货款却无法及时收回,形成企业的流动资金未能良性循环。 
    手工管理的效率问题还不仅仅体现在销售部,在财务部也存在着同样的情况。在财务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由于存货产品种类多,三个人花上五六天时间,加班加点才能算出存货大类(半成品)成本,但无法知道包装之后的最低级存货(产成品)的成本,只能再通过手工进行加减之后才知道最终包装<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