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快递巨头未来竞争焦点----是网络和服务,而不是价格
2004/4/12 11:35:3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编辑:
———访联邦快递中国区副总裁陈嘉良
牵手柯达,成立操作站,构建分公司,联邦快递在中国的步伐越来越快。
根据WTO协议,国内的快递市场将在2005年底对国际企业开放。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快递运输巨头,联邦快递虽然一直强调无意直接进军国内快递市场,但并不代表其不重视这块市场。尤其当其他竞争对手扩大在中国国内影响之时,联邦快递不可能“坐以待毙”。
合资4年之后,大田—联邦快递在2004年3月中旬,开始把自己的第8家分公司开到了大田集团的根据地———天津市。作为“圈地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举措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不会与大田分手”
《21世纪》:成立合资分公司以后,联邦快递与大田集团的关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陈嘉良:成立合资公司分公司以前,联邦快递在中国没有经营权,大田集团的身份是联邦快递的“承运人”。也就是说,联邦快递要把在国内的业务交给大田集团代理。合资公司成立后,我们直接拥有经营权,不用再代理。
《21世纪》:在成立天津分公司之前,联邦快递已经在上海、广州、深圳、苏州、南京、厦门、福州等南方中心城市,以及北方的石家庄成立了分公司。天津是联邦快递合作伙伴大田集团的根据地,为什么这么晚才考虑在这里成立分公司?
陈嘉良:主要是因为天津是大田集团的本部所在地,业务运转一直比较顺畅。天津是北方地区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拥有很多高新企业,生产的都是高附加值的产品,发展潜力很大。
《21世纪》:有人分析认为,分公司的成立,是联邦快递企图“单干”的前奏,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陈嘉良:我们与大田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大田是联邦很好的合作伙伴,现在我们成立的8家分公司所在地,以前都是大田的据点。
下一步我们还将开设更多的分公司,明年计划在华南开设5家~7家分公司。在开设这些分公司的时候,有两个考虑的标准:一是看当地经济的发展潜力;二是看是否是大田的据点。
《21世纪》:随着中国物流市场进一步放开,跨国物流企业纷纷加大了在中国投资的力度,比如股权调整。能否透露联邦快递与天津大田集团下一步的合作计划中,会否出现新的战略调整?
陈嘉良:中国经济发展很快,货量增长很理想。你们媒体也一直在强调2005年后外商在中国独资开办物流企业等市场放开的事情。但这些对联邦快递而言,不过是多了一个选择。有选择不代表会选择。我们与大田方面的合作非常好,我们认为目前的业务模式是最好的,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我们与大田的合作将维持下去并进一步增强。我们很幸运找到大田这样的合作伙伴。
重新布局亚太
《21世纪》:从在上海设立中国区总部,到计划在广州设立亚太快件转运中心,从亦庄操作站的启动,到各个分公司的成立,联邦快递在中国的步伐不断加快,这些“动作”背后隐藏着什么?
陈嘉良:我们去年10月24日在上海成立的中国业务分区,是全球市场上除美国、加拿大外的第三个地区性业务总部,也是亚洲市场首个地区性总部。
新的中国地区总部将主要负责评估FedEx在中国的长期战略、统筹和支持中国业务以及与政府沟通交流。联邦快递目前在中国的业务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就是与大田集团合资的国际快递业务,这一部分不会改变。而公司独资的航空货运公司以及由不同代理人代理的物流业务,将全部由新成立的中国地区总部负责。总体来说,新的中国区总部是一个行政事务性的部门,它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联邦快递以前独立运作的业务有效地统筹起来,进行调研以确定公司的业务发展方向。应该说,新的业务分区的建立是联邦快递在中国投资未来之举。
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是联邦快递非常重要的市场。一方面,整体的快递市场很好。从1999年至今,国际快递业务的增长一直保持在30%~35%之间,这表明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快递市场前景是非常好的。另一方面,运量的不断增长、良好的航权谈判也都是促使我们在上海增设独立的中国业务分区的因素。
另外,联邦快递很多客户的总部都设在上海,我们地区总部在上海设立,更加有助于FedEx与客户的交流和沟通。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时刻满足顾客的需要,随时随地提供优质服务。
需要澄清的是,我们去年12月31日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有限公司签订的“合作设立亚太快件转运中心框架协议书”,仅仅是一个“框架协议”,没有最终决定。但如果把目前位于菲律宾苏比克湾的亚太转运中心搬到广州来,将有助于广州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速度,更好地推动华南地区经济发展。
“竞争是未来的主题”
《21世纪》:2006年以后,外资快递企业将可以在中国设立独资公司。届时,中国的快递市场将呈现什么样的格局?
陈嘉良: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将国内速递业务和国际速递业务分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