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企要抛开外贸公司单干
2004/4/20 9:43:24 来源: 作者/编辑:
出口一条裤子,浙江企业的平均成本是7美元———其中真正的生产成本只有3-4美元,另外要花2.8-3美元去外贸公司买配额。
而东南亚国家的成本恰恰要便宜3美元。取消配额后,中国生产成本和东南亚基本持平。
都市快报讯从明年起,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国家即将取消服装和纺织产品的配额限制。
配额一直束缚着浙江众多中小企业的手脚,企业不仅需要为配额奔走,还要和有配额的外贸公司进行“合作”。一旦配额取消,纺织和服装厂就可以直接与外商打交道,而不必再看外贸公司的脸色。
很多服装厂开始撇开了原先提供配额的外贸公司,直接去争夺国际买家。
在已经开幕的第95届广交会上,参展的服装、纺织品企业大规模扩容,占据了2499个席位,仅杭州参展的企业数量就猛增了几十家,其中纺织、服装企业占了三成以上。
“这次服装企业数量特别多,遇见了很多新面孔”,此次赴广州参展的杭州恒丰进出口有限公司徐先生说,特别是从明年起,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国家取消配额限制,企业都想抢占先机,优先争取更多的订单。
事实上,配额取消的消息早就引发了行业震荡。从去年秋季广交会开始,不少“早起”的外贸公司就打算拿更多的订单,浙江有一家生产皮衣的知名企业,打算借助配额取消的机会,进入纺织行业。
中小投资者的良机
根据WTO有关规定,到2005年,世贸成员国中纺织生产和出口部门的纺织品配额将被取消,所有的成员国可以无配额限制地向欧盟、美国和加拿大出口纺织品和服装。这是国内企业大举进入美国、欧盟市场的良机。
取消配额最直接的利好就是降低成本、扩大市场。长期以来,配额限制形成了行业惯有的做法。国内纺织企业数量庞大,配额又极其有限,僧多粥少。诸如裤子等欧盟六类配额,企业就需要花钱购买,“吃得消做就去做”。有配额的企业无疑会把成本分摊在成品价格上,从而削弱了自身竞争力。
今年年初,浙江省外贸企业曾经组团去上海,各路业内人士专门为配额问题,开了碰头会,未雨绸缪一番。他们算过一笔账,比如生产一条裤子,浙江企业的平均成本是7美元,其中配额费用大约为2.8-3美元,真正的生产成本只有3-4美元,而东南亚恰恰要便宜3美元左右。取消配额后,中国生产成本和东南亚基本持平。
趋利避害是企业的本性,成本的变动肯定会触动它们的神经。按照以往行业变迁的轨迹,有人推算,配额一旦取消,大量的订单可能从越南、菲律宾等地流入中国。2002年,欧盟曾经取消过“21类”配额,童装和茄克衫可以自由进入进口国,此后国内市场相关订单大幅增加。
一位光顾广交会的马来西亚客商说,从工资等角度考虑,中国工人并不占优势,越南、缅甸劳动力成本更加便宜,但是中国工厂的生产效率高,运输、加工等配套设施完善,服装所需要的面料生产方便、质量比较好,从综合交易成本计算,做一个订单还是在中国划算。
对于外商来说,取消配额的最大诱惑在于赚更多的钱。国内企业难以主导终端价格,假如每件成品成本下降3美元,外商出售可能只愿降1美元,这样无形中,外商又多赚了2美元,也就乐意把订单交给中国企业。
业内人士乐观预测,2005年纺织品配额取消之后,我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上升幅度将高达150%,其中大部分增量可能落入浙江囊中。在浙江的外贸构成中,纺织业早已经成为头驾马车。今年一季度,浙江省获得了48亿美元贸易顺差,其中纺织业贡献了出口额的三成以上。
传统企业日子难过
有人欢喜有人愁。中小企业打算在市场格局变动之机,抢占有利的行业位置。但是,一直占有配额优势的大型企业心态却截然相反。
以往,在服装、纺织品行业里,大集团或者行业地位比较巩固的企业,通常都拥有稳定的纺织品、服装配额,几乎不需要为生计担心,取消配额就等于撤除了它们的襁褓。
“配额的取消一方面带来了市场蛋糕的做大,国际市场的机会更多”,杭州市轻工艺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史女士说,“但是,另一方面,这也带来了更多的竞争主体,原来有配额优势的服装、纺织品的大集团也就失去了这个优势。”
“和很多开放行业类似的是,这会打破原先的竞争格局”,杭州恒丰进出口有限公司有关人士说,这就意味着,很多既得利益者需要和众多更具价格优势的小企业竞争,行业利润肯定也会趋薄,某些企业面临巨大压力。
传统的外贸企业同样面临行业洗牌。从1999年开始,经营门槛一降再降,大量外贸公司本来日子就不好过,加上明年配额取消,一些原本还能依靠转卖配额、赚取差价维持生计的公司就会彻底丢掉饭碗。
后配额时代的暗礁
国际市场竞争并不是轻易玩转的游戏,不少参展企业的代表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