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裕集团实施SAP R/3--用仓库的眼睛看效果
2004/3/8 9:10:01     来源:支点网     作者/编辑:
公司市场总监鞠壮严似乎在告诉记者,如何选择一个视角来看待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显然,他选择了仓库的眼睛。“从仓库里,可以看出一个企业不少的问题。当你走进一个仓库时,你一定会发现不同类别零部件产品的摆放状况是有很大不同的,有的会垒得特别高了,而有的却几乎没有。另外,也可以通过报表上所显示的数量是否与实际相符来判断。”  库存减少对企业来说是一件幸事——占用资金少了,可利用流转的资金自然就多了,企业回旋的余地也相应增大了。所以“零库存”一直是各个企业不断努力的方向。但是,要想使企业的库存始终保持合理的状态岂是想象那么简单,它需要各个部门在一个流程上保持步调一致——生产部门、仓库管理部门、采购部门、质检部门、流程控制部门等等一个都不能少。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仓库更象是一个轴心,拥有极强的向心引力,保证其他部门的运作不偏离方向的。试想,军队要练成步调一致的队列需要多少努力、多少次的磨合,多少艰辛的训练,而企业面临的这些问题远比那些艰辛更艰辛,需要努力更努力。不然,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企业信息主管在谈到上诸如ERP这样的大系统的时候,都有着“扒一层皮”的感受,但是他们得到的却是“脱胎换骨”的表现。

  ERP始于项目规划江裕映美是1999年8月上的SAP的R/3系统。也许是因为企业本身一直就在IT行业里拼争,对于信息化的认识比较领先,所以在选择ERP系统的时候并没有费太大周折。

  江裕映美是从销售起家的,早在1986年开始在香港从事打印机代理业务——代理Brother打印机产品。1991年开始做爱普生、西铁城全线打印机产品的总代理。但是,当时的打印机市场已经从单一的品牌格局发展到多种品牌竞争的格局,竞争的结果只能是市场对价格越来越敏感。显然这给制造企业的产品成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1996年江裕映美在广东新会建立了一个小规模的工厂。“当时工厂里不足100人,规模很小,也就是为EPSON等厂商CKD/SKD(散件组装/整机组装)。但是,这却是江裕映美第一次涉足制造领域。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制造的核心,其中SMT线路板生产线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鞠壮严这样回忆那3年摸索的日子。在1998年的时候,也就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江裕映美却做出了一个在公司发展史上非常重大的决定——建造一个自己的制造基地。于是,1998年下半年开始着手建设江裕映美科技园,经过了大约10个月的建设,园区于1999年开始启用。同时,江裕映美引进了SMT线路板生产线。之后还陆续引进了另外两个关键核心配套链——注塑和冲压。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抓住制造领域的可控资源,造就自己制造核心实力。而说到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却不是在1999年园区启用之后,而是在1998年确定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的时候。作为江裕映美公司的管理者,欧国伦心里明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信息化的重要性。要管理一种产品一个零件一条生产线很简单,只需要人就可以了;但要生产20多种型号的产品,管理上千种零部件和数十条生产线,光靠人是根本不够的,信息技术首当其冲了。“希望用一套较成熟的ERP系统整合制造基地的管理流程,全面与国际接轨,否则无法用最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策略保证江裕映美的制造品质。”于是,从规划建设制造基地的那一天起,选择ERP的工作也就开始了。听起来,似乎一切都显得很简单,没有什么我们想象中的那些周折,兴许这也算是“一把手”工程的表现之一吧!

  之后,江裕映美成立了由财务、物料、采购、生产、质量等各部门总监组成的SAP推进委员会,并由总经理担任主席,直接全盘负责SAP项目的整体推进。根据本企业的特点,江裕映美引进了财务会计(FI)、成本控制(CO)、资产管理(AM)、物料管理(MM)、销售和分销(SD)、生产计划(PP)等模块逐步实现ERP的应用。先后经过了企业核心人员培训、现有流程和未来流程的讨论及流程整合、新旧系统并行及切换三大阶段,并于2000年上半年正式上线了。

  看清自己不容易  选择SAP的产品,江裕映美给出的原因就更简单了,因为它已经被很多方面证明了是成熟的和成功的产品。其实,在鞠壮严看来,更重要的原因是企业在选择某个产品的时候,是否意识到了自己具有适应这种产品的条件。“确实,一套ERP系统会给企业带来很多变化。但很多改变不是难在技术层面,而是在思想层面。”我们常常提到,上ERP系统会让企业赤裸裸地面对流程整合的难题。江裕映美也不例外。当初3年的小工厂积累的经验和养成的习惯不是在一瞬间被否定和取代的,当然这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必须主动去接受这些改变。譬如说,在ERP系统中,每个物料就应该是动态的,有生命、有属性的。总公司在接到各分公司报上来的计划后,根据各分公司既定的销售比例,并在信贷控制的前提下按照国际合作伙伴的要求,制定出生产计划以及采购计划。从决定采购某类物料的那个时刻起,公司的采购部门就应该努力去寻找尽可能多的供应商,并把这份关于供应商的资料交给物料部门,由他们与这些供应商接洽,交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