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收货款惹祸端货运规范不容缓
2008/6/11 9:05:00 来源:珠江商报社 作者/编辑:1
近日,龙江某家具厂因“代收货款”的问题与乐从某货运部发生冲突,双方一语不合,家具厂员工即指派10多人手持铁棍砍刀将货运部老板打伤。业内人士认为,顺德不少货运部为招徕业务,为厂家提供“代收货款”的服务,但此举不仅激化了厂家和货运部的矛盾,还存在诸多隐患。政府出台严厉措施对“代收货款”行为进行规范,已成当务之急。
案件回放3000元货款引发“打人事件”
近日,乐从某货运部为龙江“××利”家具厂运输货物至湖南长沙,双方约定,买家在取货时将货款付给货运部,然后由货运部转交给厂家。但货物送达时,买家以货物有质量问题为由拒付货款,并表示将直接和厂家联系。厂家因为没有收到钱,认为货运部想私吞货款,双方一语不合,厂家竟萌生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想法。
5月30日下午3时,厂家带着10多人围攻了货运部,并将货运部老板一顿痛打,致其手、脚、背部等多处受伤。据了解,这笔货物价值仅为3000多元。
事故发生后,买家立即将货款汇到了家具厂的银行账户。
行业看法“恶性竞争”导致行业对立
据了解,顺德不少家具厂需要定期向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发送货物,目前最主流的方式仍是货到付款。在收款过程中,货运部往往充当着“中间人”的角色,经销商在收货后将货款交给货运部,由货运部转交给厂家。业内人士认为,“代收货款”催化了诸多隐患。首先,有不良货运部收到货款后突然人间蒸发,严重损害了货运公司的形象。其次,有经销商收到货物后也不肯付款,造成货运部无法及时向厂家交款。再者,有厂家甚至发货后不安排人取货,以货运部私吞货款为由敲诈货运部。这些都激化了厂家和货运部之间的矛盾。
顺德区交通运输协会理事邹先生认为,对立局面的形成,厂家、货运部和经销商三方都有责任。首先,部分小家具厂偷工减料、售后服务差,造成了经销商对厂家的不信任感,因此不愿意货前打款。其次,部分货运部不规范经营,事前不签订运输合同,收到货款后也不及时移交给厂家,恶化了货运市场的形象。再者,部分小经销商为周转资金,尽一切可能延误付款,使情况进一步恶化。
邹先生认为,只有淘汰一批没有实力、不诚信的小家具厂、小货运部,小经销商,保持市场的良性竞争,才能维持市场有序运作,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部门意见货运部不应该“代收货款”
顺德货运部众多,仅乐从就有近300家。不少货运部为吸引业务,提供“代收货款”的服务。乐从镇交管所岑所长认为,只要杜绝“代收货款”、“代垫货款”等行为,顺德货运市场秩序就能大为改善。而且,发货收款应由厂家和经销商协商解决,货运部没有义务,也没有必要插手货款问题。目前,政府已经明文禁止“代收货款”等行为,但部分家具厂、货运部仍然我行我素。因此,货运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提高服务质量,杜绝代收货款,严格执行政府的有关规定。
岑所长呼吁,今后执行业务时,货运部应和厂家签订责权清楚的运输合同。如果出现争端,应及时联系交管所或顺德区交通运输协会等第三方协调解决问题,防止此类恶性事件再次发生。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