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已交了试错的“学费” 为何苏宁还敢收购家乐福?
2019/6/25 18:27:29     来源:万联网     作者/编辑:浙江物流网
苏宁这几天再一次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
  6月23日,苏宁易购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拟出资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苏宁易购将成为家乐福中国控股股东,家乐福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0%。
  2017年以来。家乐福出售中国业务的消息就不断传出,最终,家乐福选择苏宁来接管中国区生意,这也意味着家乐福集团将退出中国市场,这一消息令人唏嘘,却也在情理中。
  就家乐福而言,它急于甩掉中国区的成本包袱。对于苏宁来说,无疑是在线下老本行再下一城,和阿里、腾讯三分线下。
  苏宁收购家乐福,与阿里、腾讯三分天下

  截止目前,阿里巴巴已经入股了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腾讯入股了永辉超市,同时,腾讯还参股了沃尔玛,此次,苏宁48亿收购家乐福中国,在线下的快消领域基本形成了“三足鼎立”格局。

  这几年,线上的流量枯竭已成公认,所以,流量巨头阿里腾讯也都挟流量回归线下,但是,线下这门生意并不好做。前几个月,一直高喊新零售的阿里巴巴旗舰产品盒马鲜生已经开始关店,而永辉超市的新零售品牌超级物种更是没了音信,在两大巨头都纷纷折戟的情况下,苏宁这次横刀而出,煞有一统江湖之势,不过,这次收购对于苏宁究竟是利是弊呢?
  划算的买卖
  首先,从交易价格来看,48亿元购买家乐福中国80%股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48亿元,苏宁能瞬间补充哪些装备?家乐福中国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目前在国内开设有210家大型综合超市以及24家便利店,覆盖22个省份的51个大中型城市,同时拥有约3000万会员。2018年,家乐福中国营业收入接近300亿元,位居2018年中国快速消费品(超市/便利店)连锁百强前十。
  对于估值的计算,苏宁公告显示,家乐福中国100%股份的估值为60亿元人民币,家乐福中国2018年营业收入约为299.58亿元。本次交易价格隐含的股权价值/收入倍数为0.2x,而A股主要的同行业上市公司2018年平均股权价值/收入倍数的平均值为0.88x,中位数为0.7x。
  也就是说,采用市销率倍数估值法来看,家乐福中国估值低于同行。这和家乐福中国区的业绩有关,60亿元人民币较其2018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9.27亿元有较大幅度的增值。而家乐福中国账面净资产为负的主要原因为近年来线下零售业态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家乐福中国虽然积极地应对,但仍带来了阶段性的经营亏损。
  这也是为什么家乐福急于出售的原因,对于苏宁来说,则是补足了快消类中的商超业态。虽然在外界眼中,苏宁是以家电零售为主,但是10年前,苏宁就开始拓展全品类,苏宁的野心是全场景零售生态系统。从便利店到综合体都有布局,收下家乐福中国后,补上了连锁超市短板。
  其次,苏宁易购大快消事业群得到增益,早在2018年初,苏宁易购就重组四大事业群模块,分别是大家电、大快消、智能数码3C和生活家居。大快消则涵盖了超市、母婴品类,整合了苏鲜生精品超市、苏宁红孩子、苏宁小店等多种业态。2018年以来,苏宁快消进一步加速建设供应链,快速扩展线下店,2019年初,苏宁再度加码,宣布成立快消集团。
  家乐福中国不仅为大快消带来一二线城市的门店网络,同时,苏宁方面表示,家乐福中国通过自持和长期租赁获取了大量的优质物业,未来苏宁易购亦可通过创新资产运营模式,盘活存量资产,实现物业价值。
  在部分地区线下回暖的环境下,苏宁近两年来急速攻向线下,争夺地盘,家乐福中国也是其策略的延续。
  一方面苏宁和地产商合作,先后投资恒大地产、万达商业,在苏宁小店、商业物业开发及运营、金融服务、会员数据等方面进行合作。
  另一方面,持续收购出现“问题”的零售公司。比如,2018年,苏宁易购收购西班牙零售企业迪亚天天在中国的子公司,迪亚中国100%股权,加快苏宁小店网络布局;2019年年初,又收购万达百货旗下全部37家门店,构建全场景的百货零售业态。
  但是,国内市场上,前五大超市中——高鑫零售、华润、永辉、沃尔玛、家乐福,基本被阿里和腾讯瓜分,苏宁在超市上的选择也有限。
  苏宁的线下扩张
  那么为什么最终谈妥的是苏宁、而不是永辉?购物中心行业分析师王国平告诉记者,永辉此时的精力应该都在麦德龙上,而相比永辉,苏宁更急需大卖场业务。
  在美国零售的发展史上,沃尔玛就曾利用“山姆会员店+大卖场”的模式甩开对手,物美曾经想切入仓储会员店,最后却因为经验不足而宣告失败。而从目前永辉的发展阶段来看,仓储会员店的人才、技术、供应链都是其短期内不能补足的,如果COSTCO(美国最大的连锁仓储量贩店)杀入大陆,那么永辉则完全没有足够的军备可以对抗。相比需要数字化赋能的家乐福,在上市公司与“永辉新物种”分离后,永辉短期内应该更是没有再去找砸钱项目的准备。
  但相比永辉,大卖场却是苏宁易购急于需要的。在成功收购万达百货的37家门店之后,苏宁旗下已拥有“百货、家电、影院、婴童、体育、精品超市”等全部主力专业店后,唯一缺少的就是大卖场业务,而大卖场业务对于苏宁广场这样的大综合体而言,无疑是前期消化租赁面积以及拥有招商号召力的重要渠道。
  再对比家乐福与苏宁的数据,不难发现二者足以“相辅相成”。
  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家乐福中国在国内有210家大卖场、24家便利店、6个大型仓储配送中心和3000万会员,家乐福的店面超过400万平方米,覆盖22个省份的51座大中型城市。
  同一时期,苏宁在中国700多个城市拥有超过8881家门店。苏宁财报显示,2018年下半年以来,苏宁与大润发等合作的超市门店已有482 家,苏宁小店则在2019年一季度末门店数净增5075家至5098家。根据规划,苏宁小店在2019年年底将达到1万家门店。
  且在刚刚结束的618前夕,苏宁已完成对其收购的所有万达门店的改造,在618期间,更名后的37家“苏宁易购PLAZA”,累计销售金额达到7.5亿,客流量超1700万。苏宁已成为即淘宝天猫、京东之后的第三大电商平台。
  “这些至少证明,家乐福进入苏宁阵营后,未来随着苏宁的综合体项目不断复制,营收规模的增加也是大概率事件。”王国平告诉记者。不过就算如此,目前也没有人能保证未来家乐福的利好。
  在公告中,苏宁称本次收购家乐福中国的主要目的,是看中对方拥有品类丰富、优质的线下门店资源,但就苏宁此前在智慧零售场景布局成效来看,是否让家乐福“升级换代”还是要打个问号。庄帅认为,不管是发展势头正盛的苏宁小店还是苏鲜生,都尚在摸索阶段,且苏宁小店目前尚未盈利,又杀入到了当下正红的社区团购。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此次苏宁若能顺利收购家乐福,将在“大快消”业务上有跨越式发展。这也有利于降低苏宁原有的采购和物流成本,提升公司整体的市场竞争力。
  但是在收购完成后,如何去利用家乐福原有的团队资源、如何改造门店等一系列问题,苏宁易购还没有给出具体答案。相比百货业态,传统商超又极为不同,苏宁能否成为线下零售版图的第三极势力,或许还要时间的考量。
  来源:金融街、21世纪经济报道,万联网整理报道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物流网微信公众平台zj56156)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