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嘉兴将发挥滨海地区"桥港河、山海湖"联动优势,加快港口建设,在进一步发展件散杂货运输中唱好主角,把嘉兴港建成浙北"煤油木粮"特色专业港,全面推进滨海地区开发,再造一个经济大嘉兴,届时,嘉兴将从"运河时代"走向"滨海时代"。这是记者5月10日从"嘉兴港及滨海新区临港产业发展论坛"上获悉的。 嘉兴港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浙北地区唯一的出海口,承担着滨海新区中转运输通道、区域物流节点和临港产业服务平台的重要角色。"十一五"期间,嘉兴港将合理利用岸线资源,加快港口开发建设。按照"一心为主,两翼联动"的开发思路,以乍浦港区为中心,推进海盐港区、独山港区两翼开发,形成港口整体优势,提升港口龙头地位。加强与上海洋山港、宁波-舟山港等周边港口的合作,抓好高等级航道网建设,积极发展集装箱运输。 在这次论坛中,浙江省港航管理局副局长任忠提出,"嘉兴港发展要利用好自身的环境优势、区位优势、需求优势、资源优势和集疏运优势,发挥临港工业战略、围垦战略、内河战略、共同出海口战略、大桥战略、桥头堡战略、深水航道战略和体制战略,来构筑东方大港。"为实现将嘉兴港建成中国沿海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的大型港口,嘉兴应加速多元化投资建设港口进程,在进一步发展件散杂货运输中唱好主角,建设浙北"煤油木粮"特色专业港。 嘉兴市港务管理局局长倪忠伟介绍,通过五年的开发建设,嘉兴港码头年吞吐能力、货物吞吐量与"十五"末相比将会翻一番。嘉兴港最终将拥有115个生产性码头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92个,形成货物吞吐能力近1.5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近500万标箱。同时,嘉兴港将构筑起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沿海临港重化工的重要服务平台,有力推动滨海新区开发建设,使之成为浙江省接轨上海扩大开放的前沿地区、长三角临港型工业的新兴区、长三角的区域物流中心、嘉兴最具经济活力和经济竞争力的地区。 按照规划,到2010年,全港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37个,千吨级泊位13个,年货物吞吐能力达到406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26万标箱。到2020年,嘉兴港将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68个,年货物吞吐能力636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70万标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