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嘉兴南湖机场迎来关键时刻——通过了行业验收,标志着嘉兴南湖机场向投运通航目标迈出决定性一步。
全面严格的“终极体检”
9月2日-5日,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在嘉兴组织开展了新建嘉兴南湖机场项目行业验收与机场使用许可审查。行业验收工作组经过4天紧张有序的现场检查、资料审查,于9月5日召开通报会,正式宣布嘉兴南湖机场通过行业验收。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副局长、本次验收工作组组长章亚军对机场建设成果给予“非常满意”的高度评价。
此次行业验收工作组成员以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民航相关监管局为主,下设综合安全、飞行区场道、目视助航等8个验收小组,通过对工程现场实地检查、抽检实测、调阅工程档案资料等方式,全面检查了机场工程质量及运行准备情况。在现场检查中,各小组通过实测实量、抽样检测、联动测试等方式,对飞行区跑道、助航灯光系统、航站楼工艺流程、民航弱电系统等核心工程进行全覆盖验收,完成通信导航、气象设备、安检系统等关键设施的检查测试,验证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
验收工作组一致认为,嘉兴南湖机场已按初步设计批复内容建成,工程质量总体优良,设施设备功能完备,系统联动高效,档案资料规范齐全,具备行业验收通过条件。章亚军为参与嘉兴南湖机场项目的建设者“点赞”,她表示嘉兴南湖机场建设进度快,工程质量总体优良,场道设计与施工表现突出,作为机场的标志性建筑,航站楼设施设备先进,旅客配套服务设施齐全,展现了一个现代化的机场样板。
“我们将加快投运筹备,以此次验收为契机,完整移交设施设备与资料,积极配合运营筹备,并发挥国企优势参与临空经济区开发,为机场通航及嘉兴发展贡献力量。”嘉兴市产业集团总经理关良勇表示,全面启动攻坚冲刺模式,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将整改任务精准分解至各责任单元,确保所有问题限时销号,确保机场如期高质量通航。
增添区域发展新动能
昔日泥泞的荒滩上建起笔直的跑道、宽阔的停机坪、盛放的“杜鹃花”,架起了嘉兴人期盼已久的空中桥梁,更为这片承载红色基因的土地再次迎风起航筑牢了厚重坚实的根基。“盼着盼着,我们的机场终于快要通航啦!”嘉兴秀洲区洪合镇一位羊毛衫企业负责人望着机场难掩激动之情,“从机场建设开始,我时常都要绕道过来看看。两年多时间,这烂泥地里‘长’出了大机场,咱们的羊毛衫也要‘飞’向全国了!”
此次行业验收的顺利通过,标志着嘉兴市产业集团兑现了嘉兴市委市政府交代的“按期建成嘉兴南湖机场”的庄严承诺,这份成绩来之不易。
早在2006年,嘉兴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要建设嘉兴南湖机场。2010年,嘉兴南湖机场项目开始前期筹备工作,自此嘉兴市产业集团承担了建设机场的重任。在栽培“杜鹃花”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交叉施工的冲突。由于航站楼交叉施工涉及的施工方较多、专业比较复杂、要求比较高,所以综合协调变成了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北侧,航站楼最外侧的“杜鹃花”与配套交通工程的高架桥区域存在交叉施工;南侧,玻璃幕墙与民航工程的登机桥存在交叉施工……
让钢结构骨架的“杜鹃花”绽放,谈何容易?“我们针对各项交叉施工情况,首先梳理出各项交叉施工的节点和需求计划,同步召开协调会,确定各移交节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跟踪,最后针对难度较大的问题,从多种方案中优中选优,确保工程时效。”嘉兴机场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工作人员宋佳贤表示。
一个个超乎想象的难题被一一攻克。
从2014年谋划跑道转向到2021年8月项目可研获批;从2023年4月全面开工建设到工程完成竣工验收;从今年的成功校飞到前不久顺利完成验证试飞,嘉兴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特别是项目全面开工以来,嘉兴市产业集团以对项目掌控力作为高质量推进机场项目建设的关键,以提前谋划、抓重抓全、动态管控、持续发力作为管理手段,把建设指挥部建立在项目第一线,克服艰难险阻、协调各方,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各项关键节点目标,顺利完成机场竣工验收任务。
此次行业验收的通过,为机场今年底正式通航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未来,它不仅是一座机场,更是嘉兴构建长三角黄金枢纽不可替代的核心支点。机场建成后,将与嘉兴“公铁海河”无缝衔接,彻底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上天入海、通江达海”的多式联运格局,极大增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的协同效能,优化区域航空运输布局,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嘉兴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