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为企业“量身定做”人才
2007/5/14 13:26:58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编辑:1

我区有大大小小的企业万余家,企业普遍缺乏技工,多数工人来自农村,只有初中文化,没有经过技工学校的系统培训。如何解决技工短缺的难题,以下两种做法值得借鉴。 

  当前,什么样的人才是企业最紧缺的?企业怎样才能获得最想要的人才?在当前大学生找工难与企业招工难的“两难”现状下,10日,区第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一次紧密合作,为我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探索了新的方向。三职与相关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增设课程内容;企业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环境,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到协议单位就业。 

  据了解,我区约50万企业职工队伍中,技师仅千余人,高级工不足4000人,中级工约34000人,初级工约55000人。有关人士分析说,这一数据说明,我区企业的技能人才严重不足,一线员工的整体技能水平不高。 

  一方面是学生就业难,一方面是企业缺少专业技术人才。我区的许多职业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倾听企业的意见,调整办学思路,有的甚至由企业参与课程设计,提供实习教师。 

  区第三职校根据萧山工艺鞋协会、传化物流基地、三弘集团对基础人才的需求,特别增加了服饰与鞋类设计、现代物流与财务管理两大专业。“萧山工艺鞋协会的成员主要是浦阳镇境内的制鞋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制鞋企业目前已经有110多家,去年产值达到了5亿元,产品以出口为主。”浦阳镇镇长诸初茂说,这些企业发展到现在,正面临着人才短缺的“瓶颈”,特别是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非常紧缺。与三职合作办学,就是希望能够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浦阳镇的不少企业将为三职学生免费提供实习设备,而学校也将挑选有一定实力的鞋厂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共同参与企业生产课题研究。 

  而传化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文通则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萧山逐渐成为物流最密集的地区,物流方面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企业与学校有针对性地合作,使企业能更便利地吸收到动手能力强的基础人才。 

  区教育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说,萧山职高毕业生中,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抢手,如服装、机械、烹饪、汽车修理、电子电工等专业的毕业生每年供不应求。 

  有关领导在三职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的仪式上说,加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方向,这种“订单式”的办学新模式为“校企合作”探索了新的方向,是实现校企“双赢”的一个有效途径。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