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第三利润源”从哪里来?
2014/2/25 14:56:00     来源:浙江物流网     作者/编辑:

 现代物流是当前企业最重要的竞争领域之一,物流管理是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缩短交易时间、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企业的 “第三利润源泉 ”。据统计,中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仍高达18%,而发达国家已降到10%左右,与国外物流费用8-10%相比,还有10%的物流费用空间,这是广大物流人的希望和兴奋点。

     但问题是这10%的物流费用空间到底从哪里来?目前我国物流行业一大的困惑对“第三利润源”理解的偏差。许多工商企业物流经理面临着没完没了地压缩运输成本的巨大压力,企业物流管理的立足点单纯地放在压缩企业运输、仓储成本上,忽视了供应链上下游,特别是供应链上游存在的管理问题。

     事实上, 目前很多制造企业的 “第三利润”是从物流企业的口袋中掏出来的,是原本属于物流企业的应得利润变成了制造企业的“第三方利润源泉。

     作为企业老板要会算这笔账,或者物流经理要跟企业老板讲清楚这个账怎么算,否则企业物流运营会越来越难。如果物流企业为制造业提供的价值还是以低价、超载去做的话,将来肯定是生存不下去的,总有一天你仅有的哪一点利润也会被制造业拿走。Logistics不应叫物流,而应是物流管理,我们现在做的也不是物流,而是对物流进行管理,因为物流本身就存在,但现在为什么引起重视,就是为了让它流动的更好一点,更快一点,物流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实物流动效率,而现代物流则是经济与技术现代化发展的产物。

     一个制造企业进行物流管理目的是什么?很多企业物流经理最关心的是原材料供应及时以保证生产,产品及时发出以保证市场供应,目的是保持整个供应链不断链,但对供货量的多少并不十分关注,结果是有些企业辛辛苦苦经营 多年,最终得到的是仓库中的一堆烂库存。这些企业为了保持整个供应链不断裂,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量的多余库存和随之产生的仓储、运输成本增加、管理成本增加、更多的是资金占用增加和库存损耗和原材料及成品的降价损失。在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是供应链上各个主体独立运作,彼此缺乏透明度,企业为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必然产生了大量的不必要的库存,企业的钱不知不觉地在这种成本分段管理中消耗没了,我们国家这些年在这方面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我曾经诊断有这样一个企业,企业产值15亿,物流费用自己说是4000多万,看起来还可以,结果通过诊断,其物流成本是1.8亿,其中出货物流成本是8765万,进货物流成本是9234万,尽管进货物流成本不是企业自己产生的,但羊毛出在羊身上。


     图  企业物流成本剖析

     从上图的企业物流成本剖析我们可以看出,物流成本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运输成本,二是库存成本。我们大多企业物流成本的测试数据是出货物流成本占48%,进货物流成本占52%,其实企业也只关注了出货物流成本的运输成本,忽略了其它物流成本,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货运市场开放,生产企业逐渐将运输外包,运输成本大幅度降低,而库存成本至今未开垦,成本极高。企业只看到生产到销售的出货物流成本,忽视采购到生产的“隐性物流成本”,其实企业从采购到生产的隐性物流成本是很高的。

     一般来讲,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构成比例大致是管理费用15%,仓储运输费用25%,库存成本60%。就是说,物流不等于仓储+运输,仓储与运输是它的基础环节,但不是核心内容,是被管理的一个环节。

     现在我们来看这10%(第三方利润)空间的来源,假如我们认可了中国的物流费用是20%的话,通过测算得出这样一种结论:物流费用20%=运输费用6%+库存费用14%,那么,这10%的利润空间能来自哪一部分呢?即使6%的运输费用全节省,还不到10%,因此这10%的利润空间一定主要来自这14%库存费用。

     因此我们说,制造企业第三利润来自节省的库存费用,也就是说来自一体化的物流管理,而不仅仅是运输、仓储单一的环节。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