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娱乐中心 杭州武林商圈谋求嬗变?
2005/5/12 8:49:46     来源:     作者/编辑:
 五一长假,杭州武林广场西侧过街地道迎来了它的第一拨客人。人们在欣喜体验武林门久违的新鲜感的同时,还热盼着不远处热火朝天的西湖文化广场工地带给武林商圈更大的变化。

  从上世纪的“红太阳”到本世纪的武林商圈,杭州这个最繁华地段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基本上就没变化过”,一辈子都在武林门这个圈子里生活的一位老杭州看着不远处运河边已初现姿容的西湖文化广场说,70多岁的他希望每天晨练的地点能从六吊桥早日换到这个“新武林门”。


  在湖滨商圈有着新天地气质的步行街引来DOLCE&GABBANA等国际大牌;曾几进几出的“利星”积极酝酿新变化;休息了近3年的杭州涌金广场密谋重新亮相时,武林商圈没有保持一贯的沉默,商圈内三大百货业巨头开始争取让规划了好多年的扩张计划走出第一步,杭州下城区打造武林中央商务区步伐逐渐加快,在杭州商贸物流业发展15年概念规划最终敲定之后,武林商圈一场目标为2020大戏的“暗变”像已经开放的武林地下隧道、正崭露头脚的西湖文化广场运河广场一样慢慢浮出水面。


  曾经的武林门——


  淘便宜货的地方


  1961年前的武林门是什么样子的?陈文勤,一位那时出生的老杭州,一位从没搬出过武林门的老武林门,如此形容记忆中曾经的武林门:整条街都比较冷清,房子不多,都是墙门,我就住在靠广场北侧,周围最多的是菜地和古董。


  在浙江展览馆建成,武林广场铺上水泥地后,陈文勤脑海中的武林门慢慢由菜场转变成一个集会的场所,“到少年宫集中”的口号也改为了“到武林门碰头”。这位老武林门还清楚地记得那个年代,当延安路正式完工时,他抱着刚出生的儿子拍照的兴奋劲。


  这之后是一连串让陈文勤难忘的变化:轮船码头附近小商品市场里的闹猛,尽管那时解放路商业圈的影响非常大,但“淘便宜货,人家还是要到‘红太阳’来的”;周围一幢幢翻新起来的居民楼,“这片居民区就是从那时候建起来的。”陈文勤说,当时“凡是在红太阳摆摊的都发财了”,广州的货一到,马上就被等在武林门的买家抢走。而现在,武林路上那家著名酒家的老板就是在红太阳做服装生意中淘到了第一桶金。


  “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杭州大厦、银泰等建设完成后,这些年就没什么大变化了”,在陈文勤看来,武林商圈在完成迅速崛起后,这里就成了一个真正的购物闹市。


  关于武林门同样的记忆也留在摊主徐女士的脑海中。眼下在环北小商品市场二楼,经营日用百货品的她,说起自己上世纪80年代初,在武林门附近的小商品市场做买卖的日子,还一脸怀念。“那时武林商圈还没建起来,我们的摊摆在市场角落里,那时几毛钱就能摆个摊了”。


  理想武林门——


  今天我们计划这么变


  ——“武林高手”勾画新武林门未来


  童民强:西进,替大牌寻找空间


  “这两天还连续收到了不少品牌想进来的传真。”对杭州大厦购物中心总经理童民强来说,难的不是引进大牌,而是如何想方设法挪出点地方,安顿那些在门外排队的品牌,这队伍中不乏香奈尔、爱玛仕等国际顶级品牌。


  杭州大厦B一楼那只巨大的褐色箱子足以彰显杭州大厦的地位,不仅是在杭州,在全国百货业同行中,能把LV引进到百货业也属首家。全球顶级奢侈品牌LV的入驻让杭州大厦的高档精品百货路线走得更加鲜明。“杭州大厦的品牌阵容已经非常超前了,接下去是要把商品组合做得更精细点。”童民强说得很有底气,对杭州大厦的规划也在有条不紊进行之中。


  在最近一两年的时间表中,场地问题是最急迫的。目前能做的是在原有的场地上做一些调整。一些先进来的品牌要调整现有的位置,为大牌腾出空间。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杭州大厦二期工程已经在积极筹划中,杭州大厦西侧几十亩的地块将进行改造,扩建项目预计与旧城改造一起进行。


  作为杭州一个比较成熟的商业中心,武林商圈在过去的一些时间里相对比较固定。但5年后武林商圈肯定会发生较大变化。随着商圈内每个百货大楼扩张计划的逐步实施,整个商业区的面积会不断扩大。武林商圈不仅仅只有零售业态,还将包含其他更多的业态,武林商圈的综合优势会更强。


  顾灵华:突围,彰显市民个性


  去年刚把北楼第4层调整出来做商场的杭州百货大楼,并未因此舒坦多久。今年在百大,人们仍时不时发现一些新布置出来的小“商业角”。“把商场能利用的角落尽量开发出来”,杭州百货大楼总经理顾灵华告诉记者,对于四大商场(杭州大厦、银泰百货、百大、解百)中营业面积最小的百大而言,这种“开发”有着格外的意义。


  2.2万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在今后的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