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6月,衢州港吞吐量再创新高,共完成港口吞吐量431万吨,同比增长14.9%,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36.5%,增速全省第一,实现了新的突破,不仅体现了水运发展的强劲势头,也彰显了衢州调整运输结构推动物流降本增效的显著成效。
衢州“水运之进”,源于持之以恒的奋进和追求。
衢江航运开发工程启动、衢州港开港、常山江航电枢纽开工、港区二期建设正酣……衢州加快内河水运事业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近三年,全市水运投资达110亿元,有效提升了钱塘江中上游航运的基础保障能力、辐射能力和支撑能力,构建形成功能完善、通江达海的水运大通道。
设施提升为航线延伸拓展提供了基础。衢州港广泛开辟京杭大运河、杭嘉湖内河航线,并积极对接江西上饶等地运输业务,提高港口辐射半径。目前,衢州港已与长江沿线、京杭运河沿线重点港口构建形成28条适水航线网,服务版图覆盖7省32市。
航线在延伸,功能在拓展。衢州配套建设衢江港区保税仓、衢州市纸浆交割仓等30余个项目,集成打造港口航运物流基地、陆港现代物流基地、空港综合服务基地,不断完善港口功能。
一手抓基础设施,一手抓市场培育。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优化港口经营、岸线使用、水路运输等7项行政审批业务办理流程,实现港航事项“无差别受理”、全程网办、全市通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同时,引导港口运营单位开展市场调研走访,做好水运服务宣传推介,从周边重点产业入手挖掘适水货种潜力,积极引导四省边际区域大运量、长运距的大宗货物运输逐步向衢州港进行水路转移。
目前港口货品从煤炭、砂石单一装卸货种,增加到工业盐、纸浆、粮食、钢板等30余类货种,并成功辐射到江西、安徽等地。
值得一提的是,衢州上线全国首个大宗货物“公转水”在线应用平台,目前,已有120多家企业接入该平台,“公转水”货运量超810万吨,减少碳排量7.6万吨,帮助企业降低综合物流成本15%,节约运费约2.9亿元。
当前,面对迅猛增长的水运需求,衢州放眼未来,加速实施衢江航道“四改三”、常山江航电枢纽、港区二期等航道与港口建设,进一步完善钱塘江中上游高等级航道网。深化与省海港集团合作,加快浙赣运河、江山江航道前期,积极推进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促进交通物流降本增效,服务支撑衢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