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是控制金融风险最有效的手段?
2017/4/27 11:11:51     来源:亿欧     作者/编辑:陈霞

  “戏法人人会变,奥妙各自不同,互联网和金融能帮助的是让产业插上翅膀,直接抄袭无异于拿纽约的地图在上海开车,用上世纪的版图寻找目标”维金创始人兼CEO俞强华在《第七届中国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峰会》上讲到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之道时如是说。

  俞强华谈及维金公司时,用了“比产业本身更懂互联网和金融,比金融机构更懂互联网产业”来形容自己在产业上的定位。
  据俞强华介绍,维金已经获得IDG资本A轮融资、蚂蚁金服B轮注资,在为30家上市公司客户,50家企业客户在产业内完成落地的行业经验积累下,他给到的建议是,物流产业快速发展需要与产业互联网、金融等融合,在供应链金融监管的合规上,每个物流金融公司都应该在快速发展的行业内找到属于自己的车道,“在自己有种子情况下,是种花还是掐花,试错成本特别低,需要公司找出适合自己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定位”。
  在近日成功落幕的第七届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峰会上,有来自不少互联网、金融、物流领域的业内人士参与并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普洛斯全球CFO兼普洛斯金融董事会主席谢芳、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邵珉、渣打银行交易银行部董事总经理许晟、中国兵工物资华东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化强、恒丰银行网络金融与现金管理部负责人刘屹东、等均悉数出席。
  其中,在圆桌高层论坛上,由资深物流专家韩雪峰主持,国美金融风控部负责人肖勇、麦肯锡公司邵珉、恒丰银行刘屹东、中国兵工物资集团闫化强、江苏苏汽物流集团吴东旗等,就“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关键要素和突破点”进行了头脑风暴式的探讨。
  对新零售、新金融的认知
  麦肯锡全球董事邵岷认为新金融是金融机构获客方式的多元化,而新零售则是O2O趋势明显,他认为互联网只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个渠道,新形式下,数据的作用很重要,京东和国美之所以做这么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数据控制能力及数据的精准画像。
  国美金融风控部负责人肖勇说新金融不管是供应链金融还是线上线下门店都是离不开场景的消费金融。新零售则是在较强的数据驱动下能做到精准和主动的营销,给客户搭建融资平台,国美已经能够在客户申请2小时完成手续办理,进一步提升效率。
  恒丰银行网络金融与现金部负责人刘屹东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待金融机构的发展,她认为很多机构对新变化的拥抱还不够,银行在风控和管理方式上依然依靠传统数据的积累,未来新科技为产业提供的服务空间还有很大。银行在线下体系健全的前提下,如何基于已有数据和资源、风控去做出些改变,做线上的“母体”去推动O2O的互动。
  中国兵工物资华东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化强认为消费和物流、供应链管理领域都有着不同的逻辑,但都需要金融,金融和实体之间充当了很多通道的角色,从实体经济角度看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是,如何在两个点之间连接起一条线、三点之间连两条线,上下游企业之间如何在一个统一体下找到各自的商业及盈利逻辑。
  江苏苏汽物流集团苏州供应链金融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东旗说自己感触是“业务越大、胆子越小”,在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新的情况下,民营企业的出路是范围很大,越需要专业越精准,“行业应该尝试去做减法而不是加法”。
  供应链金融的关键要素和突破点
  肖勇谈及国美基于供应链上对金融的突破点在于线上线下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闭环,在链接消费者和银行两端基于信用担保给到15-30分钟完成分期服务。
  闫化强从央企角度坦诚面临的问题并不轻松,上下游客户企业很难用金融资源进入企业,传统金融存在保守情况,无论外面什么变化,仍然维持现有的制度,加之银行并不了解实体,完全从证券角度看企业到底是否盈利较片面。另外虽然支付在消费领域中国遥遥领先于国外,但是大宗商品、能源等关系国家经济命脉上,行业话语权还很弱,供应链管理企业能更好链接金融和实体经济是很好突破口。
  邵岷从咨询者角度总结道:机会是存在的,但是怎么抓住这个机会,核心需要“返璞归真”弄清楚自己是谁,在做的事情是什么,颠覆性的东西并不是很常见。
  刘屹东认为银行外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很快,但是银行内部的转型很难,低成本的结算资金如何应用到满足客户的服务上来,需要依托物流公司的数据,因为物流最先知道货少了。
  吴东旗从苏汽自身全资国有物流企业发展角度出发,中间碰到红海的竞争,苏汽做了很多尝试,如选择有色金属行业中的铜,粮食行业,与苏宁、国美合作,3C家用电器中做金融仓储质押监管等等,他尤其强调在大家都在推出的情况下坚持做大。
  亿欧总结下来,不管是作为论坛开始的前提还是高层讨论的结果,将物流看做是控制金融风险最有效的手段,并不为过。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物流网微信公众平台zj56156)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