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市场与行业发展调查
2006/7/28 20:49:33 来源: 作者/编辑:
据IDC(国际数据公司)的调查与预计,未来几年中,欧盟国家物流服务市场将以年均3.3%的速度稳步增长,而物流业务外包市场将快速增长,预计到2005年达到539亿美元,年均增幅为13.1%。中国市场第三方物流需求更旺、发展空间更大,因此增长率更高。而摩根士丹利也预测,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到2010年年增长率将达到16%至25%。巨大的需求,广阔的发展空间,持续高速的增长,是中国3PL的基本情况。
3PL的四种类型
目前国内3PL市场玩家,我们可以根据他的起源,划分成4大类型:传统的国有大型运输企业改制形成的物流服务商、国外市场成功运营多年的大型跨国物流供应商、大型企业内部的原物流运输部门改建成的物流服务商、中外合作合资的物流服务商。
四种不同的来源,其实也是代表了四种不同的企业生存目的和运作方式。(见表1)
根据中国物流与库存协会2003年不完全统计数据,在国内3PL市场,四类公司的行业各有领先者。
外资3PL公司以美集物流、丹沙、英运、和记黄埔、天美百达(Tibbett & Britten)、马士基物流、TNT、Confidential interviewee为代表。他们依靠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强大的信息支撑系统为其客户提供比较优势的服务,而且全球化经营使得他们在经营进出口、跨国物流任务时尤其有优势。缺点在于没有完善的国内网络和支线配送运输能力。
传统运输公司以中国海运、中远、中国物资、中外运为代表,多是国家投资,多年的行业垄断经营和建设,使得这些企业在国内或专属行业拥有别人难以比拟的网络优势和规模。缺点正是外资物流企业的优势,即现代物流理念不强,服务意识和全球网络缺乏,信息技术和人才的贫乏。
公司内部物流做得好的有安奈特物流、海尔物流。公司内部物流多数是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拥有最好的行业契合力,对于行业内企业物流服务不再限于外部或企业间物流,甚至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开拓企业内部物流的外包业务。
合资物流有中国海外、大通物流、华运通、宝供物流、深安达等。合资物流企业多数是外资和国内物流企业为了长短优势互补,达成一个商业目的,开拓一个细分的商业市场而建立的,拥有相对均衡的竞争力。
在过去的三年内,国内第三方物流市场超过70%的物流供应商都30%以上的速度发展,而预计到2005 年,3PL的年增长率仍将达到 25%。
各行业的物流需求
仓储协会曾对中国家电、电子、日化、食品等行业具有代表性的450家大中型企业进行过物流调查,分别调查了物流对企业的影响程度(表2),物流费用占产品销售费用的比例(表3),以及生产企业分销物流的外包程度(表4)。
这次调查的结果表明,45%的企业将在未来一两年内选择新的物流商,其中75%的企业将选择新型物流企业,而不是原来的仓储运输企业,并且64%的企业将把所有的综合物流业务外包给新型的物流企业,这几个数字反映出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相当可观。(见表5)
不同行业由于产品的特性不同,消费者对产品的及时性、便利性,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差异,使得不同行业对3PL的需求和应用水平是有较大差异的。我们集中在六个细分行业,也是物流外包潜能最大的六个行业来做一下细分定位的分析。(见表6)
对于这个表的读法,我们可以适当借鉴BCG(波士顿咨询公司)著名的行业矩阵的几个概念来归类并解释。
行业发展速度高,而且行业物流费用高的几个行业,我们认为他是明星,支撑物流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能为物流企业提供足够的发展动力,是3PL最为关注的焦点行业,如IT&电信,汽车行业。
对于行业物流费用高,但是行业发展速度比较低的传统行业,我们认为他是现金牛,是支撑物流行业现阶段生存发展的支柱力量,所有目前在物流行业比较大型的企业都不能忽视他们,抓住了这类的一个细分行业需求,也就是保障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物流行业生存的根本。这里主要是食品饮料、服装织物、化工。
对于物流费用比较低,而且行业发展速度比较慢的行业,是概念上的,称之为“瘦狗”。之所以是概念上的,因为我们列出的几个行业都是目前物流行业的主要服务行业,哪怕“瘦狗”的需求也能支撑数量不菲的物流企业生存,所以是相对意义上的薄利市场。
最后被称之为“问号”的,则是发展速度快,但是物流费用比较低的行业,未来的发展是否能成为明星或者现金牛,需要动态考察。
同时这张表显示的是静态数据,对于不同行业的发展,物流的需求需要动态参考而且需要深入行业去考察,如某年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给汽车供应链与物流带来全新的发展机会。但是深入再考察汽车零部件的物流,则会发展现在物流主要由零部件供应商的内部物流为主,因为整车厂的普遍JIT生产和零库存策略,导致大量零部件供应商在整车厂周边设立仓<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