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快运倾力打造“精品零担货运”品牌
2009/2/4 16:24:58 来源: 作者/编辑:
我国中小型企业数量约为21.7万家,其产成品(中间产品)物流需求广泛。2007年我国道路运输市场年规模约150亿吨,零担货运年规模超过550亿元,且每年仍以10%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然而,目前我国零担货运业务的主要服务内容基本停留在单纯运输和配送等方面,市场离散度较大、竞争呈无序状态,缺少能够提供高品质、高层次服务、居统领地位的物流供应商。
为此,中铁快运于2003年10月正式开办了中铁快运业务,力图依托邮政全程全网的优势,构建全国统一的零担货运网络,全力打造高品质零担货运品牌,以满足我国广大中小企业日益提高的物流需求。中铁快运将目标市场定位于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图书印刷、IT电子、纺织品、汽车零配件等行业的中小企业产成品销售物流,并针对中小企业产品销售物流的需求特点,围绕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按照“基本服务+附加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覆盖国内所有城市的标准化货运服务。该项业务主要提供包括干线运输、定点配送、信息反馈在内的基础服务和以时限管理、代收货款、运费到付、电子返单为重点的附加服务。该业务确立了以发展中小企业协议客户、签订中长期合同、批量发货的市场营销模式。几年来,中铁快运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该业务已初具规模,并逐步发展成为适应市场需求、在国内零担货运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服务产品。
中铁快运在依托邮政原有营销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以专业营销员、揽货点建设为主导的中邮快货专业营销体系的建设。在省会城市、重点地市及部分重点县进一步扩大营销员队伍。同时,还通过进货场(货物集散点)、进工业园区和进驻协议客户的新“三进”措施,着重加大省会城市、重点地市、工业园区、开发区、货物集散地揽货点的建设。
中铁快运通过对现有资源的重组和改造,在依托邮政公路、铁路和航空干线运输网络的基础上,先后组建了以北京、广州、南京、郑州、武汉、长沙、成都和西安为中心的区域集散网络,并积极与铁路部门合作,充分利用行邮专列、行包专列等铁路大通道资源,以及邮政长途汽车、火车邮路,将区域集散网络连接成统一的整体---中铁快运集散网,并与省内快速物流网连接,形成统一指挥、统一运作,覆盖31个省、自治区、市的300多个城市、2000多个县的现代物流网络平台。中邮物流集散网采取固定班次、夜间运行、集中交换、信息同步的运作管理模式,实现了实物流、信息流的高度融合,极大地提高了网络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确保了中邮快货及物流业务的品质。经过几年的不断优化和改造,中铁快运集散网已经成为中国覆盖最广、服务深度最深的货运网络之一zh2008flsjshuws;成为邮政特有的针对批量货物运输、处理的网络平台。邮政也逐步打造出了一套以集散式网络为依托,零担价格营销、拼车归集运输、重点服务于中小型企业客户的物流运作模式。
近年来,中铁快运公司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把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建立起“直通车配送”模式农村物流网络,破解农村物流难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活力。
中铁快运公司总经理介绍,这种“直通车配送”模式就是发挥邮政遍布城乡的网络优势,将现代物流理念引入农村,按照“配送+分销”的运作模式,为广大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类产品和日化、酒水等消费品以及农产品的分销代理和配送服务。
中铁快运依托资源完善布局,解决偏远地区农牧民物流难题。邮政以农村支局所为管理节点,将县局培育成为提供产品配送、技术服务和网点管理的配送中心,通过改造、新增和加盟等方式,在乡镇和大的行政村建立邮政服务“三农”的代办点,主要采取固定和流动两种灵活方式。
一是固定代办点。利用邮政自有机构和各类社会店面,发展有固定经营场所和柜台的代办网点,对网点进行协议管理,统一挂牌,由邮政统一对这些店面进行配货,店面进行销售或送货上门服务。将邮政自有机构改造成既承担普通服务义务,又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资料配送的双重功能的网点。二是发展代办员(流动代办点)。在整合原有农村邮政代办员的基础上,将科技带头人、致富带头人、种植大户等发展为邮政业务的代办员,邮政将农民需要的产品统一配送到代办员家中,由代办员根据周围农民的需要,提供随时上门服务,做到“收订到农户、投递到家门、服务到田头”。
中邮物流立足服务创新,建立了一套集宣传、培训、试验、示范、技术推广的服务模式,为农民提供从耕种到收割的“一条龙”服务,内容包括:产品技术信息服务、收订上门、投递到户、技术指导、定期回访、投诉处理、信息反馈等。这种全新的服务方式,使农民足不出户就实现购物。他们还根据各地农业种植特点,推出时间上跟进、产品上叠加的“套餐服务”。既节约了农民的支出,又弥补了农民在产品选择上的盲目和系统考虑的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