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欲开辟运河第二通道
2004/4/27 9:21:12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编辑:

穿城而过的京杭运河近年来担起了本市水运的重任,是我省十条内河干线航道之一。不过,由于京杭运河杭州境内段航道未达到500吨级以上标准,成为通航瓶颈,因而浙江省及杭州市有关部门决定在几年内开辟运河第二通道,以承担目前运河杭州段所承担的重任。昨天上午,这项预算耗资达三十多亿元的京杭运河与钱塘江沟通工程第二通道的线位方案被基本敲定。
东线起自余杭终至八堡
运河二通道从哪里开挖,又从哪里出口到达钱塘江呢?有关专家们研究了城市规划和钱塘江出口等条件后,推出了三大线位方案。
东线(经临平)方案选择线位走向为:起自杭申线的余杭博陆,沿余杭与桐乡及海宁的分界线,穿320国道、沪杭铁路、沪杭高速公路、东西大道、正在规划建设的杭浦高速公路,在老01省道附近进入江干区,穿外环公路、德胜路、迎宾路,在八堡附近出钱江,其中新建船闸3座,新建桥梁32座,全长25.7公里,投资预算37.57亿元。
中线(杭州市河)方案走向为目前的京杭运河线路:起自北星桥,经拱宸桥,越武林门中山北路桥、艮山铁路桥,从三堡船闸出钱江,全长14.63公里。
西线(置换)方案线位走向为:起自北星桥,西穿勾运路、104国道,经三墩穿绕城公路、天目山路,经屏峰在花牌楼与绕城公路置换,出龙坞、望江山至新浦沿出富春江,全长38.7公里。
昨天的听证会上,专家们听取了各方的意见后认为:东线虽然存在要下穿沪杭铁路、过3条高速公路和钱塘江出口的不利因素等问题,但从可贯通的可能性来讲,最具优势;西线从航运的角度来看是最理想的线位,但有建设成本巨大,破坏西线附近的旅游资源,不利于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有一定冲突等难题;而中线的方案会极大地破坏已有的城市规划,铁路城站和艮山门编组站,以及难以解决文物保护等,更不是一个好的位置,因此基本确定东线方案,但西线方案在下一步工作中可作技术经济比较。
现有运河将以旅游业为主
据悉,初定线位的运河二通道工程(东线方案)将力争明年年底开工建设,2010年前建成通航。全长25.7公里的二通道将牵涉3条高速公路、3个船闸,贯通运河、上塘河、下沙、钱江四大水系。二通道建成后,将保证1000吨船舶通航,大大提升了运河的运输功能。
那么原有的运河杭州段将何去何从?市港航管理局局长赵尚良告诉记者,现有运河将逐步向客运旅游功能靠拢。今年年底开通的水上巴士就是开发的客运功能之一,到二通道开通后,水上巴士的线路还将从年底的武林门至拱宸桥,延伸至钱塘江至余杭塘栖,极大方便市民的出行,也丰富了外地游客的旅游观光线路。
此外,京杭大运河这条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内河,也将进一步挖掘其文化和旅游的深层资源,如有关部门已着手研究和开发运河两岸古建筑群的景点,运河游览项目也将被开发等等。同时,由于运河二通道的建设资金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手段,随着二通道的建设,还将带动运河两岸的土地和房产的升值,运河两岸的环境保护也将更上一层楼。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