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发展需正确定位与科学规划
2013/8/16 17:13:13 来源:浙江物流网 作者/编辑: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亦是如此,缺乏正确定位和科学规划的物流园区,前行路上必定困难重重。
近期,2013年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在辽宁盘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物流园区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汇聚一堂,共商中国物流园区的发展。此次会议上,物流园区定位与规划成为重要论题之一,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
分论坛之一的“发展定位与规划咨询”中,代表们对我国物流园区发展定位与规划纷纷建言献策,一致认为科学定位与规划才能计出万全,使得物流园区健康发展,形成物流聚集性平台,为加快物流行业转型发展发挥作用。
前期定位规划缺失
我国物流园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据业内人士估算,2012年以来我国被称为“物流园区”的设施应该已有上千家。入选《2012年年度中国物流园区(基地)名录》的各类物流园区共计754家。数量还在不断增长之中。
在制造业和商贸业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实现产业经济转型的要求下,我国物流业越来越受到政策及资本的重视。物流园区作为聚集型物流的重要表现形式,更是成为关注焦点。国家相关政策不断出台支持物流园区的发展,企业也在不断涌入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领域。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建设物流园区的热情愈发高涨,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物流园区建设前期的定位与规划问题尤其值得注意。在这方面,地方在建设上往往会存在“拍脑门”决策现象,新建物流园区前期定位和规划准备不足,缺乏科学性的调研与论证的问题普遍存在。
杭州易斯通公路港物流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文通讲到,今年上半年他接触了全国各地几十家物流园区,发现多数物流园区定位不清,规划缺乏科学性。据他介绍,很多物流园区在进行项目规划、发展定位时,没有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交通规划、城市发展规划等多方面因素,也没有对区域工业、商贸业物流需求进行全面了解,造成项目辐射范围该多大,服务对象是谁,如何选址,如何进行功能布局等问题没搞清楚便匆忙上马。
而在中物研系统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蒋坚看来,我国物流园区在经过快速发展过后,面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系统性问题开始集中体现。策划阶段中,首先,环境分析片面。相当一部分物流园区缺少深入的经济、政策环境及走势研究。其二,项目策划短见。一批物流园区项目策划缺乏高度和深度,只从本地区和作业层面提出建设意见。其三,功能定位跑偏。一些园区根据杜撰出来的需求定位服务功能,不能切实立足当前,考虑长远。最后,论证不够务实。大多数项目对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规划方案等的论证走形式,并不能把好关。
后续影响已经显现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何黎明在2013年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的致辞中指出,我国物流园区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物流园区界定不明晰,有效供给严重短缺,闲置、空置问题严重,功能定位和运营管理亟待升级,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五大方面的问题。
可以看出,上述很多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缘于前期定位规划缺乏科学性与严谨性。未经过仔细考察、论证和分析便开始盲目建设物流园区,对园区自身招商运营和地方经济产业都将造成不利影响。
招商运营难
物流园区市场定位、功能定位、业务定位、客户定位不准确,势必造成辐射范围不清,产品功能不准,服务对象模糊的后果。定位不明朗,规划设计园区的具体选址、用地面积、功能与产品也就无从谈起。而对物流园区而言,这些将意味着最终的招商与运营面临严峻挑战。
其中最致命的是,物流园区前期规划的功能与产品设计不合理,未对区域物流企业需求进行详细调研和分析论证,不知道入园企业的操作流程,对客户服务没有针对性,直接导致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平台招商难度随之加大。而具体到运营服务阶段,综合服务能力的欠缺,集约化、规模化优势很难得到体现,陆续招商更难上加难。
对于物流园区因前期规划导致招商困难的现象,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王彦庆认为,一个物流园区如果综合考虑到区域产业链形态、物流需求和城市整体规划等多方面因素,设定正确的园区定位和规划方案,拿着方案招商引资,那么园区招商难度将大大降低。
社会效益小
物流园区的投资本来就具有投资大、回报慢的特点,盲目定位与规划不仅容易浪费资金与土地资源,还不能对地方经济与相关产业产生良好的带动作用,基本的社会效益无法体现。
现阶段我国物流园区盲目追求规模,闲置、空置问题相当严重,甚至出现占而不用,坐等土地升值现象,个中原因无外乎缺乏科学定位与规划。在当今城镇化进程加快的环境下,我国土地资源已经十分紧缺,土地集约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专家认为,许多物流园区在规模设定前没有进行物流市场需求调研,动辄上千亩的用地面积一旦与实际需求不符,不仅对土地资源形成浪费,还对自身资金造成压力。
另一方面,物流园区承载着服务于其他产业的责任,定位规划缺失,将不能与区域制造业和商贸业联动发展,与城市和区域经济特色遥相呼应,在完善城市功能、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作用不明显,造成社会效益低下。
如何决定 “命运”
应如何科学合理定位与规划物流园区?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姜超峰对本报记者表示,科学的物流需求分析,与城市规划、产业规划相结合,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是关键。
把握物流需求
有需求才有供给,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所以,物流园区的定位及规划,首先要了解所在区域的物流需求到底有多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空间布局和功能设定,才能使项目真正落地。
姜超峰认为,物流园区规划中确定物流需求,要考虑物流流向和货量、货品形态、货物到达量、货物发送量、到发方式结构、节点分布及距离等诸多因素,其中关键是适站货量的预测准确度和集散点的确定。
据了解,货运量大小往往作为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中选址、规模等的重要依据。但我国一些物流园区在建设前所测算的货运量,往往缺乏准确性及科学性,浅尝辄止,研究敷衍了事。因此,姜超峰强调,物流园区物流需求分析要严格认真,要将货运量等参数研究透彻,这样才能清楚物流园区需要建设在哪里,建设多大面积等问题。
配合产业发展“物流园区项目规划、发展定位必须既要符合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要求,也要满足区域物流市场需求。”姚文通认为,区域物流园区项目规划前,必须对于区域物流需求和物流发展进行系统全面的调研诊断,并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产业规划、交通规划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物流园区打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科学制定物流园区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定位。
王彦庆则表示,规划分析产业链,不仅对物流园区发展有益,还可以促进其他产业升级。他认为,研究产业链集聚,明确物流园区有什么产业资源、缺什么产业和企业、应补充什么产业和企业。这样就可以确定物流园区及相关产业到底能向哪个方向发展,如何在物流园区集聚,如何培育大项目,创造总需求,选择大企业。
除了与产业规划相配合进行定位规划外,物流园区的定位和规划还应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物流园区的建设要配合城市未来发展方向,从城市整体空间功能出发规划物流园区的空间功能。尤其是城镇化下的物流园区规划,更应具有前瞻性,与城市发展和谐统一。
适用的技术装备“物流技术是国力的体现。”姜超峰这样形容物流技术的重要性。现代化物流园区已经不能仅仅提供仓储、物流等基础性设施,在规划中应考虑到适用的技术和装备,这样才能提高物流效率,提升平台集聚化水平。
姜超峰认为,先进的物流技术包括管理技术(精益管理、看板管理、巡回取货、系统分析、全面预算等)、物流技术(交通运输技术、集装化、托盘叉车货架组合、机械化、自动化等)和信息技术(信息自动采集传输、电子商务及交易、结算、卫星定位、信息平台等),只有在物流园区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融入适用的技术,才能进一步发挥平台效益,配合城市、产业发展。“物流业是最需要信息化的行业,因为物流业务环节多、货物交接多、客户多。”对于信息化的建设,姜超峰认为,理想的信息系统应该可以支持各业务模块集成,支持全程管理,支持与客户IT对接,支持各类物流资源适用,支持可视化管理。信息化应该纳入到物流园区的建设规划之中。(本文来源:现代物流报)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