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方物流新进展
2007/3/27 22:34:23     来源:     作者/编辑: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我国国民土产总值突破20万亿,全年进出扣总额突破1. 7万亿美元,保持了近年来高速增长的势头,伴随着国内经济的繁荣,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也进一步扩大,预计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规模将超过1300亿,同比增长30%。
     2006年主要的趋势
     1、面对一个开放的国际化经营环境,上产介业的物流需求更加注重仪应链的整合与管理,并逐步由大中城市向三、四级城市以及行政圈延伸,通过渠道的变革,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响应,改善客户服务以求得巩固市场的地位。
     2、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传统产业的升级和企业的管理创新电子商务技术正在创造一种崭新的销售方式,不给众多的高科技介业注入了活力,也为物流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物流服务模喷的创新创造丁条件。物流生产企业建立了电子商务的平台,供应链上的制造商、供应商、销售商实现多方协同的生产,对物流企业服务提出了实效反应更高的要求。
     3、经销商市场成为物流的新领域,家电物流、医药物流、IT、会展、化工都是拄照大的行业来逐步细化,例如,中远物流在化IT、电力设备,中邮物流卉化妆品处于领先的地位,伴随医疗体制的改革和烟草行业的全面开放,医药物流、烟草物流兴起,由于销售渠道、物流价值被关注而成为06年物流市场需求新的焦点中邮物专著手机、医药、研讨服务,加上仓储等形式,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日前在中西部地区取得了较好的优势。
     4、全球化趋势明显,经济的全球化正在使商业结构从占领同家市场和地区市场转变没过街的全球巾场,任何一个公司要想生存,必须采取生链条的全球供应链交易,真正转型为全
球化专业、现代物流通过一体化快速反映来满足全球化的要求,多年来在华外资企,特别异世界500强,物流服务除部分企业,大部分是在中国区就地招标,从06年开始,绝大部分在牛的500强企业全部将物流招标的事宜纳入总部,中国物流区的服务将纳入全球范围
     5、农村物流市场得到广泛的关注,多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问题什出了重要的规定,发展现代农业成为当务之急。农业部、商务部、信息产业部出台了—系列政策,国家邮政局和中邮物流公司允分发挥优势,以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为突础口,开展连锁服务业务,参与农村流通体系建设,为今后农村物流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6、第三力物流的环境进一步改善十届人大四五次会议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列入国民经济和引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出了准确的定位,提出了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有关决策部门提出了未来在中国建设华北等九大区物流系统,上海等25个物流—级节点城市,苏州等21服务二级节点城市的构想2006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出了《交纳汇总十业所得税范围的通知和交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进—步细化了物流纳税问题,逐步接决了物流企业重复纳税的问题国家质柠总局,发布了企小物流成本构造与计算,联运通用托盘等国家标准,为牛产制造企业柳流成本核算和物流企业收费等提出了行业的参考依据。
     7、第三方介业在竞争中整台2006年由于石油价格的快速上涨和在设施设备技术上的投入,国内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中油价上涨是最主要的因素,另一方面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物流服务收费降低。因此2006年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率普遍下降。外资物流企业为在中国国内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包括购物并存的网络,加大了投资的力度。另外,外资在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形象宣传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
    内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标,苦练内功提高运营水平。中远物流具有提供大型方案的设计能力。中邮物流运作的摩托罗拉项目,通过参与国际竞标促使国内企业全面认识自身的差
距,为今后的国际化发展做好准备。为充分发挥优势,中国邮政与GMS联合推出了针对台资企业的推介会。通过资源共享千口服务的差异化,满足更多客户的服务需求,为多家澳大利亚客户提供包括集散运输,集散中心的增值服务一体化物流服务,并成为中邮物流重要的国际物流通道,,中铁新高和中铁快运组建成中铁快运有限公司,具有城建、安全、财务、运输等四大体系。

    2007年的展望
    估计从2004年到2010年中国的GDP平均在8%左右,由于物流效率的提高,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将从20%下降到15%左右,物流费用年均增长3%,,由于第三方物流的年均增长高达25%左右,从2001年的400亿元,增加到2007的年1600亿元左右。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物流市场需求的增长幅度有所回落,物流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物流企业将面临结构性调整,外资物流企业实现独资以具备参t>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