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成集团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发展分析
2009/7/27 15:19:04 来源:中国B2B研究中心 作者/编辑:1
信息系统对物流企业的意义
现代物流的根本宗旨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并越来越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等发展趋势,其中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现代物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运输环节独立于生产环节之外的分业界限,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起对企业供产销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从整体上完成优化的生产体系设计和运营,将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某种角度上讲,现代物流就是传统物流的信息化,即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业务进行优化整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之目的。
现代物流不仅要求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而且要求物流运作的各种业务,即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的专业化和高效化,这就要求由独立的物流企业利用各种先进的物流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物流活动的组织。
远成集团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
远成集团创建于1988年,在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通过十几年的拼博,经历了创业、发展和转型三个阶段。公司逐渐发展成为以铁路运输(行包特快、五定班列、集装箱、行邮专列等)、公路运输、航空海运、城际配送、仓储货代及物流方案策划等为主导,集实业投资和国际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具备多层次、广覆盖的物流网络服务体系。已经通过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认证,是中国第一批5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是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之一。集团员工达6000多人,是中国物流行业中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
创立于改革大潮中的远成集团从诞生之日就十分珍惜并创建自有品牌,注重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凝聚人才、技术,从2000年开始研发《远成集团有限公司物流管理信息系统》,2001年投入使用,系统以运输管理为主线,体现从客户业务接单、定价、制票、收款、发送到分理、送货、返单等物流全过程业务,覆盖现有集团主要运营业务,系统在集团的各个部门和分公司所有网点7*24小时使用,为集团的业务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证。
远成自主研发的信息系统包括制票管理、运输管理、分理管理、报表管理、人力资源、营销管理、客服管理、车辆管理、数据查询、质量控制、日志管理及签批报告子系统,涵盖了公司方方面面工作内容。
远成集团信息化规划和建设
自2004年以后,远成集团除了原有的各种铁路运输业务外,航空、水运、仓储、配送、集装箱等多种物流业务也蓬勃地开展起来。随着集团营业网点的不断扩大,电子商务浪潮的快速崛起和服务导向架构(SOA)引领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远成集团使用IT先进技术广泛开展基于SOA架构的电子商务应用,一方面便于集团内部的无纸化办公和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客户随时随地的下达订单并跟踪和查询所委托服务的实际状态。目前电子商务子系统的实现功能包括:客户注册、网上下单、到货查询、大客户服务、内部公文下发、内部工作汇报等。在企业信息化支持力度上,集团从最初年投入150万,发展到现在每年超过1100万元规模资金投入。
目前信息系统已经在企业内部得到最广泛使用,多年来一直支撑企业业务顺利发展,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集团业务的飞速发展,业务范围触及到物流各个方面,业务网点每年以36%的速度扩张,当前信息系统的缺点暴露无遗,集团现有的信息系统滞后于业务的发展,对外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客户的高效且低成本运作,信息透明且无缝传递,服务灵活且具个性化的要求;对内不能满足物流服务业务开展要求,客服、财务、人力、采购等系统与业务系统的不集成更不能满足精细化管理的需要;为企业增加了人力成本、业务成本、管理成本,影响远成作为现代化物流企业的形象。
现有系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支持业务单一,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当前业务发展和未来需求。远成集团业务发展总体目标是“向综合物流公司发展,充分利用公司内外部资源。”因此,信息系统必须满足公司新业务的开展和有效运作,从信息技术角度保证业务目标的实现。
现代物流要求,物流企业必须从供应链角度出发,突破传统单一运输环节,打通物流上、下游组织,整合资源,协同管理,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和服务,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客观要求信息系统必须支持现代物流发展这一趋势。
客户导向服务模式,要求信息系统必须支持物流客户个性化服务需求。
随着物流装备技术发展和运输环节运作管理质量的提高,要求物流信息系统必须不断支持新兴的物流设备和相关技术。
系统拥有的数据和报表功能无法满足远成集团目前对财务、运作、营销和采购信息分析的需要。
从系统目前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