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2009/4/30 8:36:38     来源:我的钢铁     作者/编辑:1
一、我国物流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物流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物流教育专业人才模式不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要求。现代物流是由商业、物资、储运、运输等众多产业、部门和企业组成的一个社会化服务的整体。由于受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分业管理等问题的影响,我国物流业呈现一个分散的状况,再加上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物流教育条块分割的状况也未得到彻底的改变。因此,各专业之间课程设置重复的现象未得到解决,许多高等学校物流教育只是现代物流理论中的某一个环节,使人才的培养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现在,物流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物资、运输、储运等部门的问题、局部问题、地区问题、行业和系统问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化、全球化的今天,物流的高级形式日趋明显,因此物流专业设置过细、过专、过窄,既不能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与物流业发展的差距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部分高等院校注重引进国外物流学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一些新的课程,或对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修订,比较典型的新课程有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学、供应链管理、仓储学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使我国的物流专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内外物流业的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物流业的发展状况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需求的多样化、经济的市场化、市场的一体化、竞争的国际化使现代物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级阶段。产业的科技化、信息的产业化、系统(设备)的智能化、管理的集成化赋予了现代物流实践活动更多的内涵,并集中体现在物流现代化服务上,使物流形成了一个技术标准化、合理化、效率化的物流系统。但是,我国许多物流企业的服务项目、方式和经营手段等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因此迫切需要改革我国物流教育,培养出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新型物流人才。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简单化。
    一是培养目标上是满足某一个岗位的专门人才,教育模式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较差。三是办学体制上,只看到对物流人才的需要,而忽略了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学生只掌握书本知识,而在实践过程中缺少创新。四是缺乏对一些新的教学手段的理解(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这些国外成功的教学模式应用得较少)。
    二、我国物流教育的发展趋势
    根据国内外物流业以及物流学科的发展,未来物流教育将呈现出以下趋势。
    1.物流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趋势。
    随着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流通领域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笔者认为要实现我国物流的现代化,物流人才的培养是关键,而物流人才的培养,实际上就是物流科学的教育问题。在加速我国物流现代化的进程中,21世纪的我国物流教育必然与经济实践一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我国的未来物流教育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必然会缩小。物流教育的变化必然是物流教育思想的转变。为了适应现代化的社会对人才多方面能力的要求,将来的物流教育将侧重于对学生包括自学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社会适应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相应地,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将围绕教学思想的现代化做出调整。
    2.物流专业教育内容的国际化趋势。
    未来的物流业竞争是全球性竞争,物流市场也必然是全球连成一体。中国的物流业要想在全球竞争中有一席之地,不仅要面对大量进入的外国物流企业,而且还必须走出去,与国外的物流企业竞争,这种国际化的趋势就必然要求未来我国物流教育注重国际化的内容。
    3.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综合化趋势。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整个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安排上,各高等学校不仅要强调多元化,还要突出特色,必须在“宽口径、厚基础”上下功夫,培养基础知识扎实、适应面宽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因此,课程体系也将向综合化发展,整个课程体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避免相互割裂或重复讲授,课程内容将依据不同的培养要求而设置。在这种情况下,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体系必然趋向综合,教学内容整体性也必然得到加强。
    4.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实用化趋势。
    未来物流人才必须要突出综合素质,具体体现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实用性技能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