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海关联合查验 连云港海铁联运再提效
2021/7/16 10:32:31     来源:中国水运报     作者/编辑:浙江物流网
       “海事部门为我们提供了从海上到陆上的全方位服务保障,既提高了货物的周转效率,又筑牢了安全防线,有你们在,我们很放心!”日前,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公司生产操作部部长陈军专门来到连云港海事局表达感谢,为海事部门联合查验服务海铁联运点赞。
  一直以来,连云港海事局致力于推动营商环境改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用一次次的优质服务让船员和货主感受到海事人为民服务的初心、为群众办事的决心。
  随报随批
  保障船舶“零待时”
  在连云港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交管值班员孔佳正通过全国首套国产化VTS实时关注着一艘进港集装箱船舶的动态,这艘船舶载运来自日韩的电子产品,由连云港过境,通过新亚欧大陆桥运往中亚地区,是海铁联运重点保障船舶。值班员通过甚高频及时提醒船舶进港安全,提醒过往船舶关注该轮动态,及时让清航道,海巡艇对该轮进港进行全程维护,及时驱离穿越航道的渔船,保障该轮快速进靠目标泊位。而在此之前,海事部门已经线上完成了该轮进港的全部手续。
  确保船舶安全快速进出港是保障海铁联运便捷高效的重要一环,为此,连云港海事部门为海铁联运货物运输船舶提供“手续秒办理、进港零待时”贴心服务,开辟“绿色通道”,24小时全时办理船舶进出口岸手续,做到“随报随批”“手续秒办”,确保快速、高效通关。进出港期间,海事部门还将对船舶进行全程监控,指派海巡艇进行全程维护,协调优先使用航道,优先使用泊位,保障船舶“零待时”快速安全进港,及时开展货物装卸作业。“我们要做到手续等船,不能船等手续。”连云港海事局指挥中心副主任张兴中说。
  联合“体检”
  查验时间缩至1小时
  近日,在连云港新东方集装箱码头海关办公区,连云港墟沟海事处海事监管科雷永正和连云港海关关员一起紧盯着机检仪扫描图像,运用海关H986机检仪对装有二手汽车的过境集装箱进行联合“体检”。雷永说:“该检测仪核心技术为X射线辐射成像,实现对大型集装箱的非侵入式检查,无需开箱、掏箱、装箱。”
  这是连云港海事局推出的又一项服务举措。据了解,作为“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的首个实体平台项目,连云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已实现了深水大港、远洋干线、中欧中亚班列、物流场站的无缝对接,联合查验和机检成像使海铁联运货物集装箱实现由船舱到车厢全程不落地。畅通快捷、高效便利的口岸通关环境也吸引越来越多的货主把连云港选作主要的出口港和中转站。
  自2018年至今,约6万辆二手汽车从韩国等地远洋运输至连云港,再通过中哈铁路运输至哈萨克斯坦。在前期检查中,海事部门发现装有二手汽车的集装箱存在夹带汽油、蓄电池和灭火器等情况,对船舶和铁路运输安全构成威胁。据此,海事部门对该类集装箱加大开箱检查力度。但在查验过程中发现,开箱后,相关企业无能力将货物装回原集装箱,通常需要拆分成两个集装箱运输,运输成本大幅增加。为此,连云港墟沟海事处到货主单位、海关和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协调,研究提出会同海关利用H986设备对装有二手汽车的集装箱进行联合查验,该举措使查验时间由原先的1.5天缩短至1小时,单个集装箱节约各类经济成本约1200元。
  深化合作
  推进通关便利化
  推进通关便利化是海事部门践行初心使命、办好为民实事的重要内容。为降低行政相对人通关成本,提升船载危险货物安全监管效能,海事、海关联合查验不断深入,拓展双方在危险品联合查验方面的实践合作。
  2020年5月18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海事海关危险品联合查验中心”在连云港国际航运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国首家跨交通运输和海关系统的联查共管平台,具有很强的首创意义和示范意义。
  在联检中心,海事执法人员与海关关员集中办公,常态化学习交流研讨,常态化运用双方建立的船载危险货物“1+4”机制进行现场危险品监管查验。“1”即一个平台,依托连云港电子口岸EDI平台,开发联合查验信息系统,共享布控货物船舶信息、报关信息、提单信息、集装箱信息和动态查验信息,使开箱查验更精准。“4”即四步工作法,海事、海关共享获取信息、共同开箱查验、共认鉴定结果、共通案情查办。
  连云港海事、海关对危险品查验工作的机制模式、监管效能、便利服务等进一步整合、固化和提升,实现了双方在人员、资源、监管、服务上的深度融合,是自贸试验区“放管服”改革的大步尝试。
  截至2021年6月,在联合查验机制基础上,海事部门已累计查处船载危险品货物瞒报案件73起,涉及集装箱171个,有效保障了货物交通运输安全。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物流网微信公众平台zj56156)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