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超越深圳港,成为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三大港口。

据省港航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
今年一季度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88万标箱,首次超过深圳港,成为国内第二大、世界前三甲的集装箱港口。此前多年稳居集装箱吞吐量国内第二、世界第三的深圳港,今年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为563万标箱,增幅为1.4%。而一直在后追赶的宁波舟山港,一季度的集装箱吞吐量增幅为9.1%。

从货物吞吐量来说,
此前宁波舟山港已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大港,去年更是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突破9亿吨的港口。但长期以来,石油、矿砂、煤炭、粮食等大宗散货是宁波舟山港的主打品种,集装箱吞吐量排名相对靠后,是宁波舟山港的相对短板之一。
就集装箱吞吐量来说,目前全球排名前两位的港口是上海港和新加坡港。 1月4日,“西藏号”集装箱班列首发宁波舟山港,宁波舟山港将海铁联运业务延伸到雪域高原;3月25日,一列装载有74个国际联运集装箱的专列从宁波舟山港出发奔赴匈牙利,这是宁波舟山港首次以集装箱国际联运物流模式向东欧国家发送货物。
“一港四核”引导港口发展
今年以来,宁波舟山港累计新开4条航线,截至3月底,航线总数升至235条,其中远洋干线112条,占航线总数的47.7%,一季度中转箱量同比增长21%。
来自省港航部门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一季度浙江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478万标箱,增幅约6%;而内贸及中转集装箱吞吐量达113万标箱,增幅达23%
一近日,国家交通运输部和省政府联合批复了《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14-2030年)》。未来,全港将形成“一港四核”空间格局,引导港口向四个核心区集中发展。
2012年6月,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步伐,宁波、舟山两地政府要求对《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09版)》进行修编,以满足新形势下宁波-舟山港的发展需求。2013年1月,交通运输部复函同意开展总规修订。
根据规划,宁波-舟山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和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核心载体,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重要依托,是宁波市、舟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港口及岸线规划上,宁波-舟山港是以大宗能源、原材料中转运输和集装箱干线运输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物流、航运服务、临港产业、保税贸易、战略储备、旅游客运等功能,发展成为布局合理、能力充分、功能完善、安全绿色、港城协调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共规划港口岸线550千米,其中已利用236千米。

此外,宁波-舟山港共划分为19个港区,其中,北仑、洋山、六横、衢山、穿山、金塘、大榭、岑港、梅山九个港区为主要港区,以综合运输为主;嵊泗、岱山、镇海、白泉、马岙五个港区为重要港区,以服务海洋产业为主,兼顾综合运输;定海、石浦、象山港、甬江、沈家门五个港区为一般港区,主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全港形成“一港四核”空间格局,引导港口向四个核心区集中发展,具体是六横、梅山及穿山核心发展区,北仑、金塘、大榭、岑港核心发展区,白泉、岱山大长涂核心发展区,洋山及衢山核心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