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教水平居全国首位 京每年亿元破教育均衡难题
2007/6/20 17:02:26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编辑:1
日前发布的《中国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06》给北京市基础教育带来了一个不小的惊喜:本市“基础教育”被评为优秀,为此项评价指标中唯一达到优秀等级的城市,在全国首屈一指。近日市教委主任刘利民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北京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领域,今后本市将加大投入、采取多项措施大幅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促进初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中包括统一城区农村教师起点工资、每年投入亿元资金破解均衡难题等。
农村教育
出招提高山村教师待遇
“毫末能照大千,虽然颗粒微小,也能看到全世界。54岁的美术老师张连英到山区小学支教已有一个多学期了,他对记者说:“支教是人生最美的光彩,我还要申请在这里干一年。”
张老师所在的门头沟王平村中心小学是一所山区学校,他在这里带所有年级的美术课,王平村小学校长张力明告诉记者,孩子们特别喜欢这位老师,不仅把家里传了几代的字画拿来给张老师看,有的还要送给他,“正月的时候好多家长请他去家里吃饭,我这个校长都从没人请过。”
目前本市已有数千名类似张连英这样活跃在支教第一线的城镇教师。市教委主任刘利民介绍说,北京市近年来除了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外,还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来支持农村教育,其中“千”是指市区县每年选派1000名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另外还选派2000名左右的教师到农村中小学兼职支教。
据门头沟区教委主任张爱宗介绍,对于支教山区的教师待遇问题,根据浅、中、深部山区不同,全区实行每月20至120元不等的岗位补助,目前正在进行调研,将补助增加到200至600元。
刘利民还透露,根据国家有关政策,通过提高津贴标准、骨干教师奖励制度等措施,提高农村特别是山区教师待遇。“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中小学教师工资平均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教育改善
基础教育改善幅度居全国第一
刘利民主任表示,今后本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将突出3个倾斜,即向郊区倾斜,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向基础薄弱区县、学校和困难群体倾斜。
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是本市基础教育总体进步的一个缩影,日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第一份综合研究报告——《中国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06》公布的有关数据印证了这一点。报告结果显示,北京总体公共服务水平为良好。其中,“基础教育”一项被评为优秀,成为此项评价指标中唯一达到优秀等级的城市。
《中国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06》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等机构共同完成。报告从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八个方面,对2000年至2004年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公共服务总体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价。
报告表明,2000年以来,本市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保持较高的总体水平,而且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本市教育系统围绕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迫切需要处理好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提高中小学整体条件和水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初见成效。通过城乡百所学校对口支援、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特级教师送教下乡、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等措施,城乡教育差距明显缩小。
报告还显示,2000年至2004年各省市区基础教育情况均有所改善。其中北京改善幅度最大,5年累计改善率达16.65%。以下分别为河北,改善率为15.71%,西藏改善率14.47%。
奥运教育
示范校每月都上“奥林匹克课”
北京中小学校和外国使馆开展的“同心结”交流活动可谓喜讯连连,先是光明小学迎来了结对国——斯洛伐克共和国大使;俄罗斯驻华大使馆的官员参观了汇文中学;此外,刚果(金)大使夫妇在地坛小学与师生们进行了愉快的交流;京源学校也迎来了来自结对国——捷克的朋友们……
从宣武区示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与波兰大使馆开展交流活动,克罗地亚大使参观西城区民族团结小学,八中22名学生寒假赶赴结对国——法国进行交流,中巴小朋友大年三十儿逛庙会……到开学以来,和平里一小师生与孟加拉使馆官员进行互动,古城二小迎来斯洛文尼亚大使,立陶宛大使在求实职业学校栽下“同心树”,刚果(金)大使及留学生和地坛小学的孩子们一起抖空竹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同心结”交流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近日,记者在北京市相关部门获悉,目前已经有60多所“同心结”学校与其结对国相关部门及组织取得联系,并开展了不同层次的交流活动。其中,有十余所“同心结”学校已经找到了他们的结对学校。有些学校甚至和使馆以及结对国的学生们开展了多次交流活动。
据刘利民介绍,奥林匹克运动给北京教育带来了新的思想、新的机遇和新的发展动力。从2001年申奥成功到2008年奥运会召开的7年时间里,北京教育系统200多万师生投入到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当中。
目前,市教委为大中小学生分别编写了大中小学生奥林匹克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