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出现首个加工贸易业务联网监管企业
2005/3/18 8:52:40 来源: 作者/编辑:
3月16日,杭州摩托罗拉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关签署《加工贸易联网管理责任担保书》。这标志着杭州摩托罗拉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已成为杭州市第一家加工贸易业务海关联网监管企业,实现了企业通关效率和海关监管效能的双赢。
据了解,实行加工贸易联网监管后,企业可以足不出户,在办公室里完成审批备案、进出口报关、料件核销等整个手续,省却了传统管理模式需要逐个合同报批备案、核销和办事人员往返之苦。企业办理加工贸易备案及变更手续的时间,由原来平均2至3个工作日减少到现在的两小时以内;在通关申报方面,从发出报关数据到收到海关回执,前后仅用了20分钟,使企业的通关及物流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
加入WTO后,制造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全球性竞争,缩短运营时间,提高运营效率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之一。目前摩托罗拉实行全球采购即时交货的运作模式,许多客户对企业交货时间的要求,也开始以“小时”作为计算单位,这就要求企业以及与之配套的供应商的供应链实现高速运转,这对企业的物流和通关速度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对现行的海关传统监管模式也提出了挑战。在这种强烈的需求促使下,用电子帐册取代纸质手册的海关联网监管系统应运而生。
简化备案手续,提高通关效率
由于开展加工贸易需要对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实行保税,原先每本纸质手册除了要办理海关登记备案,还要在外贸主管部门和财税部门登记备案,设立银行保证金台帐。一份加工贸易合同审批至少需2至3天;同时因产品型号及运作时间差异,企业的手册数量达上百本。实行联网监管使用电子帐册后,企业可以将一个阶段内的进口料件、出口成品等,在生产总量范围内统一报外贸主管部门审批,并通过网络向海关一次性备案使用一本电子帐册,大大提高了手册备案效率,减少了由于手册数量庞大、调配频繁而造成的不便,将企业从“手册满天飞”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加强监管效能,减少监管风险
对加工贸易企业实行联网管理,海关的监管力度也得到了加强。通过海关在企业设置的同步数据库,自动从企业ERP系统和保税系统中采集料件入库、成品出口及内销、报废等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企业在进出口环节申报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设立预警机制,定期分阶段实地核查。借助信息系统的强大功能,从原材料进口到成品出口,海关实现了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管,自身也从沉甸甸的单证作业中解放出来,实现了加工贸易监管模式质的飞跃。
降低成本,减少风险,提高企业保税材料管理水平
由于联网监管带来的物流和信息流的高速运转,企业可以更进一步降低库存,减少存货风险和资金占用风险,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满足国内外客户多元化的需求;同时由于联网监管改革了现行加工贸易多环节审批为一次性审批、多本纸手册为一本电子帐册管理,即简化了程序又节省了多环节管理的人力资源,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商务成本,对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较大的企业产生了尤为明显的经济效益。
联网监管还将企业的保税管理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由于大部分企业的ERP系统只是针对生产、销售等相关模块进行管理,没有专门的模块来管理保税作业部分,这对有一定复杂性的保税环节管理显然是不够的。联网监管要求企业完善ERP系统中保税管理模块,使企业得以对其保税业务进行更加细致的追踪和监控,使海关可以通过同步数据库进行实时核实,降低监管风险。
提高手册核销准确性和作业效率
由于实施了电子联网,企业可以根据成品材料清单的版本号,追踪到每一批出口成品相对应的单耗版本,使成品折料更为准确,避免了核销阶段的数量差异,同时企业与海关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定期核销,每次的作业时间也从原先的1至两月缩短到1周以内。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