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公布的前三季度全省内河港口数据显示,湖州港集装箱吞吐量继续领跑全省,共计完成51.73万标箱,居全省内河第一,同比增长21.4%。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公路运输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湖州市水路运输特别是内河集装箱运输基本未受影响,各项数据领跑全省,这得益于全市集装箱“陆改水”的优势得到进一步释放,以及一揽子助企纾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背景下,陆路交通运输不便等问题,今年以来,湖州市充分发挥内河航道网优势,聚焦水路运输业,吸引大宗货物运输“公转水、散改集”。同时,周边皖南、苏南等邻省腹地箱源水路运输需求增长,也是今年湖州市前三季度实现内河集装箱吞吐量逆势增长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湖州市港航部门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大港加强联动,通过加大“车、箱、仓、船”调配力度,对接企业“陆改水”用箱、用船,助企水路集装箱运输“绿色畅通”。眼下,上百艘集装箱和多用途船舶往来于湖州港和长三角各个港口,湖州“水运物流”网已经与全球港口实现互联互通,可抵达50多个国家。
湖州市还推出水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换证线上“云帮办”服务,并在各水上服务区增设政务帮办点,为企业和船户提供“全过程”帮办服务;在助企纾困方面,推行船舶抵押权登记事项“全域通办”;推出专门面向船舶经营户的“绿色船舶水运贷”“绿色航运贷”融资服务,1至9月发放贷款71笔,共计9500万元。
年底前,湖州港集装箱吞吐量有望突破68万标箱,实现“全年红”目标。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物流网微信公众平台zj5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