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台州市经济委员会制定的2004-2010《台州市汽车摩托车行业发展规划》,详细分析了台州汽摩行业发展前景、目前现状、制约因素、锁定战略目标、实施发展举措等方面内容。
汽车是反映国家工业水平的代表产品之一,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资本密集,关联度广,带动性强。世界上发达国家和我国政府都将汽车、摩托车产业列入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汽车、摩托车及其配件行业已成为台州的支柱行业,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并为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此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提升全市工业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摩托车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按照《台州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特制定《台州市汽车摩托车行业发展规划》(2004-2010年)。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台州市汽车摩托车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统计,到2003年底,全市汽车、摩托车及配件行业企业有253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1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27亿元,占全市总量的9%。其中汽车及配件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汽车整车生产企业4家,生产能力达到13万辆,年产量为6万辆。目前台州汽车制造业基本形成了以经济型轿车为主,农用车为辅的生产格局,以吉利集团为主的整车生产企业已渐成规模,其中吉利集团已跻身中国国内汽车制造企业“3+6”的主流格局。2003年全市摩托车及配件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7亿元,摩托车年产量达145万辆.占全国总量的10%,形成了以钱江摩托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全市共有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18家.共有50多个品种,其中踏板式摩托车产量占全国市场的一半以上。台州己成为全国踏板式摩托车主要生产基地。
规划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发展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发展空间,加大投资力度,坚持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扩大部件生产,壮大整车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汽车生产以经济型轿车为中心,以SUV和低速装载汽车为两翼,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小排量汽车。摩托车生产以踏板式摩托车为重点,逐步扩大骑式摩托车的市场份额。将台州建成中国经济型汽车和摩托车的主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努力打造中国经济型汽车、摩托车之都。
规划目标到2010年,台州汽车、摩托车及配件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其中汽车行业工业总产值360亿元,摩托车行业120亿元,配件行业520亿元。据预测,到2020年汽摩行业总产值将达到2500亿元,汽车年产量达到150万辆。摩托车年产量达到500万辆。产品从低档向中档发展,建成国际性汽车摩托车生产基地。
具体战略定位为,汽车制造业努力建成“两个整车生产基地”,即建成路桥、临海全国经济型汽车生产基地。摩托车制造业以温岭、路桥、黄岩为中心,通过整合重组,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坚持国内为主,努力扩大出口,巩固踏板式摩托车生产的领先地位,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形成摩托车与电动自行车互补发展的格局。配件加工业在全市形成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特色产品区域,椒江重点发展密封件、电机等附件:黄岩重点发展塑料件、灯具等配套件:路桥重点发展发动机、变速器、车架等关键零部件;临海重点发展发动机、管路等零部件;温岭、玉环重点发展变速器、减震器、方向盘、泵类、摇臂等机械零部件;天台、三门、仙居重点发展热系统、座椅、装饰件、橡胶件等配套件。同时形成“十大龙头产品”,即建成发动机、变速器、冷却器、减震器、座椅、空调压缩机、方向盘、车灯及线束、装饰件与密封件等10个龙头产品,培植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将汽摩产业做大、做强、做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