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短缺拖了宁波外贸后腿
2005/9/5 8:29:29     来源:宁波日报     作者/编辑:
随着我市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外贸人才特别是报关员、报检员等外贸实务型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全市报关员缺口高达4.4万名,报检员还需要7500名,国际货运代理员未来5年内的缺口也高达4万至5万人,而熟悉外贸和国际金融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奇货可居———

  本报记者张鹤通讯员周绍庆

  近日,我市一家进出口公司的老总向记者抱怨,找个懂外语、会管理的外贸人才真难。不仅外贸管理类人才短缺,报关员、单证员等外贸实用型人才也是严重供不应求。市对外经济贸易培训中心主任童文建指出,外贸人才特别是实务型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市外向型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实务型人才严重短缺

  近年来,我市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每年以超过千家的数量在增长。随着各类进出口企业的增多,对单证员、报检员、报关员、国际货运代理员等外贸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特别是今年开始国家要求报检员、报关员必须持证上岗,这使本来就紧张的人才供求形势更加严峻。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报关企业的报关员不得少于5名,申请代理报检注册登记的单位必须有10名以上具有资质的报检员。我市在海关注册从事专业和代理报关的企业有67家,自理报关企业9037家,共需要报关员45500名。目前全市注册报关员总数不到1500人,缺口高达4.4万名。到今年6月底,我市通过全国考试的报检员有2554人,按规定还需要报检员7500名。

  随着国内外航运物流巨头进入宁波,国际货运人才的需求也开始增加。有关部门测算,未来5年内,我市需要国际货运代理员4万至5万人,其中具有国际货运代理联合会认可的高资质国际货代员上百人。目前我市整个货代行业有资质的货代员不到1000人,高素质的更是屈指可数。

  国家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调整后,外贸企业的金融风险加大,熟悉外贸和国际金融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因此大幅增加,我市该类人才的缺口正在扩大。宁波太平鸟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王定英告诉记者,在人民币升值前,她就考虑过规避风险的事情,但由于没有专门的人才,公司最终还是没能避免损失。

  进入门槛过高是主因

  童文建分析说,进入门槛高以及部分企业对人才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因素导致我市外贸专业人才短缺。

  首先,考试难度大难倒了一批人。报关员历年考试的平均通过率为10%左右,因此尽管每年都有大批符合条件的人员接受培训,但真正通过考试的人却比较少。去年宁波大学有90多名学生参加报关员考试,仅有2人通过。在今年首次报检员考试中,我市共有2543人参加考试,达到合格分数线的只有917人,通过率为36%。

  由于考试通过率低,特别是外贸人才流动性大等原因,一些企业担心投入资金对员工进行培训后,员工考不出资格证,或者考出后跳槽,资金白白投入不合算,因此企业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其次,报关员、报检员等工作岗位压力大,也是一些优秀人才不愿意进入这些行业的原因。报关员、报检员是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职业。进出口业务繁多,行业划分很细,记清楚已经不易了,更不要说对货物进行充分了解。同时,由于报关单据大都要在晚上准备,第二天上午办理通关手续,因此加班是平常事。

  政府将加大扶持力度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有关人士指出,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广招人才,如市外经贸局每年都要组织有关企业赴高校集中的城市进行招聘,去年全市共引进外经贸人才7600名左右。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训力度。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培养和引进国际经贸人才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和有关部门的规定,凡经单位同意,参加市外贸培训中心举办的单证员、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外贸财会等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的学员,市财政将给予一定额度的培训费补助。各县(市)区也制定了相关的鼓励政策,如慈溪市对当年参加培训并获得单证员资格证书的奖励人民币800元,对获得外销员资格的奖励1000元。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