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澳经贸往来提质提速 有条件的浙企尝试投资
2005/4/21 9:14:49     来源:     作者/编辑:

屡遭反倾销困扰的浙江企业迎来了一个好消息——根据4月18日我国与澳大利亚签署的谅解备忘录,澳方正式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此举也意味着,今后如果“浙江制造”在澳遭遇反倾销,澳方将不能使用替代国标准来确定浙江产品的价格成本,改变了以往浙企在澳应诉反倾销官司所处的不利地位。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是国内最大的草甘膦出口企业。1996年和2001年,该公司在澳大利亚连续两次遭遇反倾销并胜诉。该公司办公室副主任翁新红告诉记者,提起这两次反倾销的其实是同一家外国公司,而该公司在短短几年内连续两次提起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钻的就是澳方不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空子。解决了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后,今后“新安化工”对澳出口就少了一个“心病”。
   据海关统计,2004年我省对澳出口约11.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近46%,出口产品涉及机电、纺织服装、家具等门类。省外经贸厅公平贸易局一位负责人表示,我省对澳出口不少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较易遭到反倾销。迄今为止,澳方已对我国30余种产品提起反倾销,其中也有一些涉及浙企。此次澳方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当然有利于我省企业应对反倾销。但这位负责人也提醒,反倾销只是一个出口壁垒,当前保障措施、各种技术及环保壁垒等对出口的制约更大,浙江企业如果不加快提高出口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也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浙企有必要深入研究澳洲市场,尽快改善出口产品结构,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
   有关人士还指出,浙江与澳大利亚经济互补性强,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煤、铁等自然资源,去年我省自澳进口约4.3亿美元,同比将近翻了一番,其中多为煤、锌及锌合金等初级产品。在中澳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情况下,浙澳双边贸易有望进一步加速,有条件的浙江企业也不妨尝试到澳大利亚投资。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