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规划思路总结
2013/11/21 17:02:13     来源:畅享网     作者/编辑:

物流园区规划,指的是对物流园区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设计未来整套行动方案。物流园区规划有别于国家与区域物流发展规划,又不同于工业与房地产业园区的规划。物流园区规划更偏重于在较大规模的地域范围内,土地布局与功能布局结合的科学性,更偏重于园区建设发展的基础条件规划,更突出物流产业的特点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协调等要素规划。
    物流园区规划的要素主要包括:
    (1)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背景(如地区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的现状、发展规划等);
    (2)所在地区的物流业发展现状(如资源分布、物流量及其分布、市场需求等);
     (3)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4)选址论证;
    (5)定位分析;
    (6)功能设计;
    (7)布局规划;
    (8)交通规划;
    (9)信息系统规划;
     (10)支持保障体系规划;
     (11)建设发展实施方案。
    规划思路
    中机院对物流园区规划思路总结如下:
    物流园区规划应综合考虑宏观布局设计、基本战略定位、组织网络架构和营运策略设计等几个不同的方面。除物流中心平面分区及功能规划外,还应从如下几个层次进行设计:
    1 作业层次:如储运作业的整合与标准化(托盘、储运箱与容器共同化)、配送运输作业整合(车辆共同化)、作业信息输入整合(条码化)、采购作业与订单信息传递(EDI、EOS)等。
    2 作业管理层次:如库存管理、存货管理(MRP、ABC分级)、营销信息反馈(POS)与分析、出货订单排程、拣货工作指派等作业的规划管理。
    3 决策支援层次:如配派车系统、配送区域规划、物流成本分析与计费定价策略等。
     4 经营管理层次:策略联盟、联合采购、共同配送等业者间的资源整合。可由产业垂直整合、水平整合,或不同行业间的整合方向进行。
    方法措施
    1、物流市场和竞争策略研究
     (1)分析中国物流行业概况(政策、资本、运作、购并)。
     (2)分析所规划的物流园区在所在地第三方物流市场中可能占有的容量,及其各细分市场的容量和成长率。
    (3)分析所规划的物流园区的经营网络、所在地及相关地区的现实和潜在的物流客户群状况
    (4)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和确定所规划的物流园区在有效的物流半径内所提供服务和产品的类型及其发展方向和潜力。
     (5)分析和确定所规划的物流园区的客户能力、运作成本及对进驻企业的整合价值
    (6)结合所规划的物流园区的优势和物流市场竞争情况,分析并确定所规划的物流园区未来可能的业务目标
    (7)评估所规划的物流园区潜在的商业风险:业务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和资源风险,及其相应对策
    2、战略分析
    (1)分析和评估所规划的物流园区工程完工后的战略和竞争实力(SWOT)即: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2)价值贡献和运作能力
    3、体系设计
     (1)运输体系规划
    (2)物流系统的衔接与配合
    (3)物流功能、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整合
    (4)进驻企业与物流中心的合作竞争
     (5)信息系统规划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