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我说,程老师,供应链管理,既不能控制的太紧,也不能太松,否则,要么就是失去灵活性,要么就是乱套。
我一般都是这样回答的,你对供应链的流程控制的越紧,你的供应链灵活度就越大!如同库存控制一样,你库存控制的越好,你的及时交货率就会越高,你对客户需求的响应能力就会越强。
很多企业的供应链之所以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那是因为你该有的流程可能没有,你该管的事情没管,你不该管的可能都管了。
通过审核很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我发现:
第一:很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流程不完善,存在着所谓的“设计缺陷”,很多基本的流程都缺失,典型的如库存规划(InventoryPlanning)流程,这个流程缺失的结果就是整个供应链管理团队一年到头都不知道在忙什么,因为你没有目标;很多公司没有需求计划流程(DemandPlanning),那就意味着“销售说啥,那就是啥”,你的供应链就是一条“被动的供应链”,说白了你就是个“追料的”,而追料根本不是供应链管理存在的目的;
第二:很多公司的供应链管理流程看起来很完善,面面俱到,但因为没有“控制点(ControlPoints)”,就导致,你是这么说了,但你的团队没有这么做,因为流程太泛泛,不但员工抓不住重点,即使是管理人员,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典型的如生产计划流程,这个流程在很多公司都有,但是在很多公司都执行的不好,为什么?生产排程发出去了,就没人管了,就等着人家生产部来报数,生产计划有没有达成,那都是第二天的事情了,达成了正好,没有达成就继续重排!
这属于“执行缺陷”,其实也是“设计缺陷”,因为你没有设计好流程控制点,当然,执行起来就有问题了。
第三:有些公司的供应链管理,流程是完善的,几乎每个关键流程也都有控制点,但效果还是不理想,kpi很难看,这是为什么?
分析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往往都是那些供应链管理的主管、经理们,是该管的没有去管。
做为一个经理,你是这个部门、功能所有相关流程的最终责任人,设计流程,执行流程,检讨流程,持续改善是你的本分,但很多人做不到-很多公司的供应链主管们不知道问“为什么”。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在审核很多公司的呆滞库存报告的时候发现,很多呆死库存的原因解释都是“客户砍单”,甚至连他们的老板、老板的老板都认为“这是谁也没有办法的事情”,客户嘛,他要砍单,我们又有什么办法?
然而,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的吗?
客户砍单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这是其“无理需求”的一部分,所谓的无理需求,无非就是“Pullin-采购提前期不够或者提前要货”、“PushOut-延迟交付”、“Cancellation-取消订单”,但是,各行各业,又有哪个客户是严格按照你的所谓采购提前期,老老实实地地给你下单,然后老老实实地要货的?大多数客户不都是想“今天下单就明天要货”吗?或者是“下了单我也可以不要货”吗?
但问题是,客户砍单了,你都做了哪些工作了?你有没有及时取消给你供应商的订单?即使是取消不了,你都做了些啥?你这么做是否合理?是否还可以做的更好(持续改善)?
如果你该做的都做了,严格地执行了流程,甚至还有所创新,那么,再产生所谓的呆滞库存,那可能就是神仙都没有办法的事情了,产生的那些呆死库存就只好让你老板抱回家了。
但在审核了无数案例之后,我发现,很多订单,客户之所以取消,是因为你给客户的承诺一而再,再而三的达成不了而导致的,这能怪人家客户砍单吗?
啥叫“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该做的(流程设计、执行控制)你没有做,该问的(为什么)你没有问,该管的(kpi结果)你没有管,那它能不乱吗?
不是控制的太紧,也不是控制的太松,而是根本没有控制。
供应链管理,讲究的是“链”的管理,是一环扣一环的管理,只有环环相扣,紧密链接,才可能做到随需而动,以最低的成本,满足客户最大的需求,而这,靠的就是控制。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物流网微信公众平台zj5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