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货车外挂现象严重
2005/9/8 10:26:34     来源:     作者/编辑:
为何外挂? 
  在衢州市的公路上,特别是在江山,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货车,车牌号是外省的 ,而实际车主却是衢州本地人。据了解,我市的车辆外挂始于2002年,之后逐年增多。据不完全统计,至2005年4月止,全市约有外挂车3400余辆,约13470吨位。其中货运汽车约有1600辆、9600吨位,其余为农用运输车。
  在与一些外挂车主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我市外挂的车辆主要挂靠毗邻省份,也有少部份挂在较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车辆外挂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在衢州买车,到外省挂牌;还有一种是在外省买车,在外省挂牌。
  这些车辆为什么要外挂?“外地车辆税费缴纳少,与衢州相比相差很多。”从一些外挂车车主反映中了解到,各省之间规费交纳额度的差异是造成货运车辆外挂的根本原因,每年相差上万乃至几万元的缴费额度驱使他们将车辆挂靠外地。以行驶证核定吨位为4.5吨的凤凰FXC3101K2L自卸货车为例(规费征收标准来自于各省制定的养路费征收条例或办法),在毗邻某市每年规费约为14492元,在另一省的某市还要便宜,约为14190元,而我市则为36265元,而且车子吨位越高,差异越大。
  “有些省市把这个事情当作招商引资来做。”一些知情人士介绍,外省政府及有关部门为吸引外地人到他们哪儿购车上牌,出台许多“优惠”政策(此政策都由各省的县、市有关部门规定)。如邻省,对外地车辆给予养路费全年统缴8个月,公建金按其本省同类车辆的减半征收,运管费全免的政策,对从我省“引进”的车辆免收过桥过路费;另一毗邻省给予养路费全年统缴9个月,公建金及运管费为他们本省同类车辆的一半的政策。
  同时,各省对国家有关政策执行力度不一也是造成货运车辆外挂的主要原因。衢州市区部分汽车经销商向记者介绍,从2004年3月份开始,我省对按揭贷款购置车辆项目实行从严把关,但一些省份的当地政府将公路运输行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加发展,金融系统对于汽车销售采取政策倾斜。一降一升,一凉一热,直接关系到车主的购车能力及购车热情。
  在车辆上牌方面,根据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出处由公安部、质检总局等部委联合颁布的车辆技术参数表),从2004年3月份开始,双轴货车的主车、全挂车车身重量不能超过国家有关部门核定的标准,否则不予上牌,我市公安车管所严格执行这一规定,而一些省份却在打擦边球,照样在上牌。许多在本地上不了牌的车子自然而然就到外地去上牌。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车主为图“方便”挂外地牌照。在本地上牌落户的车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均定期参加车辆年检、二级维护和保养,而外挂车辆年检、二级维护时不用经过检测,但照样能盖到检测合格的印章。对于车主来说,这是省钱、更是省事的“好事”。
  外挂后果
  车辆外挂在给车主带来省钱省事的背后,造成的是衢州市公路规费和地方税费的大量流失。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我市外挂车辆一年造成汽车养路费、公路建设基金等国家规费减少2880万元;减少运输管理费等地方规费172.8万元;减少汽车销售税、车辆购置税等国家税收1782.4万元;减少营业税、车船使用税等地方财政税收401.6万元,这还不包括随之带来的保险、金融以及和汽车直接相关联的汽车维修、运输服务业的损失。 
  车辆外挂还严重影响我市汽车销售市场的发展。有数据表明,从2004年1月1日至2005年4月26日,我市6家汽车销售公司共售出3吨及以上的货运车辆365辆,3646吨位。其中挂衢州地区的牌照仅有126辆,655吨位,其它均为挂外省籍牌照。挂外省牌照车辆占总销售车辆数和吨位数的63.5%和82%。而且目前直接在外地买车上牌的现象越来越多,与2003年相比,我市汽车销售市场明显萧条了许多,据市元通汽车销售公司的工作人员相告,2003年1年,他们公司共售出3吨及以上的大货车260余辆,但2004年1月至2005年4月16个月内,仅销售出同类型的车辆60辆,由于
业务量骤减,市区部分汽车门市部已关门停业,这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市汽车销售市场的发展。
  外挂车辆以其成本费用低的优势来与本地的货运车辆进行不公平的竞争,造成运价迟迟不能到位,加剧车辆超限超载,本地的货运车主反响强烈,认为扰乱了运输市场秩序,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由于这批车辆挂外地牌照,根据车辆属地管理原则,这批车辆技术状况和安全应由车籍地管理部门负责,但这些车又长期在我市经营,这就造成车辆经营地的车辆管理部门难以管理,车籍所在地管理部门又鞭长莫及的的两难境地,车辆技术状况不能得到保证,运输安全难以监控。车辆“带病”运行的现象时有发生,极易引发各种交通事故。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