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联配送--连锁经营的供货枢纽
2004/12/7 16:38:48 来源: 作者/编辑:
配送中心化连锁经营的精髓
作为中国连锁超市行业的领头羊,近年来华联超市获得了超常规发展。据一些专家分析,认为支撑华联超常规发展的核心是华联的物流配送,华联配送是华联连锁经营的供货枢纽,是华联取得超常规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华联物流配送应用案例也备受业内关注。为了探寻华联在物流配送方面有成功经验,近期我们走访了华联新建的上海桃浦配送中心,并采访了连锁超市物流专家、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许胜余先生。据许总介绍,连锁超市是世界零售业的一次革命,它的发展对我国零售业传统的销售方式既是一种突破,又是一种挑战。连锁超市以连锁制为轴心,以广铺的门店网络为市场依托,以中央采购制,大大降低商品进价,开发销售利润;以多功能、集约化的配送中心,大大压缩商品库存,开发物流利润;以直接的市场信息向加工制造业渗透,发展定牌商品,开发生产利润。它是商流、物流、信息流“三流”高度集成、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极佳形式。
从世界各国连锁超市业的成功经验来看,连锁经营方式之所以能够产生高效率、高效益,就在于连锁超市实行的是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并具有实现这一职能的商品配送中心,从而从根本上实现了“决策权向连锁超市总部集中,物流活动向商品配送中心集中”;达到一套资金、一套库存,集中优势,将单个门店不可能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采购供应活动。
正因为如此,许认为,实行商品供货的配送中心化,正是连锁经营的精髓之所在。也就是说,有了配送中心,才可能实现一头进货、集中库存、统一配送、各店分锁的连锁经营方式,才可能实现直接的产锁衔接,增强商业对市场信息需求的反馈能力,实现在商品配送中心内统一结算和商品信息的自动化处理;实现物流、财务乃至整个连锁企业的管理科学化,从而促进生产、满足消费、降低生产资源配置有成本和代价,以便于企业享受较高的价格折扣,降低流通成本和销售价格。由于将商品集中保管、流通加工,按各门店的需求配货,统一配送,实现了“最少环节、最短运距、最低费用、最高效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通过统一进货,严把质量关,杜绝“假冒伪劣”商品,提高了连锁超市企业的信誉。
门店与客户满意--华联配送服务的宗旨
华联超市在超常规发展的过程中,非常注重配送中心的建设和配送体系的构筑。华联认为物流系统构筑的目的,就是提供能使门店(或客户)满意的物流服务。而影响“顾客满意度”的“物流范围项目”,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
1、商品结构与库存服务;
2、配送过程如何确保商品本质;
3、门店紧急追加减货的弹性;
4、根据实际确定配送时间安排;
5、缺品率控制;
6、退货问题;
7、流通加工中的拆零工作;
8、配送中心的服务半径;
9、废弃物的处理与回收;
10、建立客户服务窗口。
本着让客户与门店满意的宗旨,华联做了大量工作,如采用机械化作业与合理规划,减少搬运次数,防止商品保管与配送中的损伤;通过计算机控制等手段控制商品保质期;通过调查,制定门店追加减货条件。增加配送系统:“紧急加减货功能”;根据商场的销售实绩、门店的要货截止时间、门店的交通状况、门店的规模大小以及节假日等来确定配送时间等;并将采用“电子标签拆零商品拣选设备”,进一步扩大拆零商品的品种数(增加到4000种),提高拆零商品的拣选速度和准确率,以满足加盟店的需要;以配送中心最佳服务半径250公里为基础,研究如何构筑华联超市配送网络体系等等。
合理规划物流配送的流程是构筑配送体系的重要前提。华联超市根据经营商品进销的不同情况和商品的ABC分析,按三种类型的物流来运作。
储存型物流--这类商品进销频繁,整批采购、保管,经过拣选、配货、分拣,配送到门店;中转型物流(即越库配送)--这类商品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汇总各商场门店的订货信息,然后整批采购,不经储存,直接在配送中心进行拣选、组配和分拣,再配送到门店;直送型物流--这类商品由供货商不经过配送中心,直接组织货源送往超市门店,而配货、配送信息由配送中心集中处理。
华联配送--连锁经营的供货枢纽据介绍,近年来,华联超市已从延伸江、浙两省发展到向全国辐射,因此华联将配送中心的建设更是放在了首位。2000年8月华联超市新建的现代化配送中心正式启动。该配送中心位于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一棵树7号地铁。基地紧贴外环线,直连沪嘉、沪宁、沪杭高速公路,南邻沪宁铁路南翔编组站,通向市区以及向外辐射的能力很强。
新建的桃浦配送中心,其主体建筑物是高站台、大跨度的单层物流建筑;为了充分利用理货场上方的空间,配送中心的局部为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新建配送中心的基地面积28041平方米,总建筑面<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