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出台新卫生条例 绍兴羽绒业再临“破壁”考验
2004/4/2 10:36:30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编辑:
    绍兴众多羽绒制品企业的厂长、经理最近显得有些忧心忡忡,因为欧盟刚刚实施的《非供人类食用动物副产品的卫生条例》壁垒高筑,使绍兴出口到欧盟的羽绒制品陷入了量减价跌的窘境。
    据绍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有关人士介绍,欧盟新卫生条例对绍兴羽绒制品的影响,首先是严格的认证要求。绍兴绝大多数羽绒制品企业与该新条例规定的通过HAC-CP体系认证的要求差距甚大,要想短期内通过该项认证十分困难。其次是苛刻的兽药残留要求,该新条例把兽药残留扩大到了动物副产品,条例中的一类、二类产品包括了不得使用欧盟禁用的动物产品,这在全球贸易体系中明显严于其他国家。还有,该新条例涉及的微生物指标要求也让绍兴的羽绒制品企业难以达到,即使按照欧标目前规定的4项微生物指标要求,绍兴出口的水洗羽绒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也仅为40%左右。
    据了解,目前绍兴全市鸭、鹅等禽类每年饲养量达3927.56万羽,有各类羽绒制品生产企业100多家,每年仅自营出口的羽毛、羽绒衣及羽绒被出口额就达1307.1万美元,出口地以欧盟、美国、日本等为主。如今新卫生条例的实施,让他们有点措手不及。据悉,针对欧盟的新卫生条例,我国已出台了最新的羽绒服装国家标准,新增了对羽绒服装微生物含量的检验规定,凡是监督抽查中发现微生物含量超过国家标准的羽绒服装将不准予销售。面对此种形势,绍兴众多羽绒制品企业纷纷收集国外技术信息,大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体系认证。绍兴最大的羽绒制品出口企业———吴中茂龙羽绒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成水炎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将引进国际一流先进制造设备,按照国际最高标准组织生产,采用安全可靠的洗涤剂和微生物扑灭法,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基本杜绝杂质,控制脂肪和气味残留,以过硬的品质来赢得欧盟的客户。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