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舟山市代市长 温 暖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发展情况和2015年工作 过去五年是极不寻常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团结依靠全市人民,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认真执行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凝心聚力、克难攻坚,新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舟山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此后相继批复新区发展规划、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建立部省际联席会议制度。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舟山视察并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亲自点题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绿色石化基地。国家部委通过各种方式支持新区建设,首期新增12万亩建设用地规划指标。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推进新区开发建设,出台推进新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批复新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7.4万亩基本农田省内统筹政策正式落地。
综合实力再上台阶。全市生产总值从645亿元增加到1095亿元,年均增长9.9%,增速位居全省首位。人均生产总值从5.84万元增加到9.5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61亿元增加到112.7亿元,年均增长13.1%。海洋经济增加值从431亿元增加到766亿元,年均增长11.8%。三次产业比例从9.8:45.3:44.9调整为10.2:41.4:48.4,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新区建设拉开框架。组织实施省市重点项目299个,长宏国际产业园、浙能六横电厂、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北向疏港公路、大陆引水二期等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新区(城市)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实施,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面获批。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71.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6.9%,提高3.3个百分点。经济功能区初步发挥了生力军作用。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47亿元,年均增长23.3%;引进市外资金109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8亿美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2家。
先行先试取得突破。实施以“三强三优”为主要内容的新区行政体制创新,市政府工作部门、市级事业单位分别精简26.5%和24.8%。“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市场监管、海洋综合行政执法和旅游综合改革等走在全国前列。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有效推进,渔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政策稳步实施。深化资源要素配套改革,设立船舶等产业投资基金,成立海域海岛使用权储备交易中心、海洋资源收储公司。扩大对外开放,舟山港综合保税区本岛分区封关运作,口岸开放面积达到1344.8平方公里。加强科技人才工作,海洋科学城等创新平台逐步形成,累计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2726项。引进科创领军人才(团队)企业92家、各类紧缺人才7410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名、省“千人计划”专家18名。百人计划成效明显。区域合作不断深化,援藏、援疆等对口支援工作成绩显著。
城乡发展步伐加快。城市建设不断推进,主城区市政配套和综合商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旧城有机更新步伐加快,县城、小城市和中心镇建设扎实推进。建成89个渔农村特色精品社区,在全省率先实现美丽乡村创建全域化。强力推进“三改一拆”,完成“三改”面积787万平方米、拆违面积552万平方米。深入实施“五水共治”,治理黑臭河70条118公里,全面完成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1.7万渔农民饮水条件得到提升改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空气质量全国领先。强势推进污染行业整治,基本淘汰黄标车,节能减排降耗顺利完成省下达任务。舟山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行动扎实推进,取缔涉渔“三无”船舶2123艘,增殖放流各类苗种20亿尾(粒)。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居全省第三位。
民生事业持续改善。财政用于民生支出602亿元,年均增长16.9%。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44845元和25903元,收入比从1.84:1缩小到1.73:1。新增市级菜篮子蔬菜基地7450亩,总面积达到1.8万亩。改造渔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2031户,建成保障性住房26608套。就业社保成效明显,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7万人,14.7万被征地农民转轨参加职工养老保险,2.1万原集体捕捞渔民享受生活补贴。海岛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富有成效,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从每月70元提高到145元……
全文下载 2016年舟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物流网微信公众平台zj56156)